对央视春节晚会,老百姓期待着精彩节目,期待着展示与渲染大年气氛,期待着有切合自己意愿的审美趣味。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期待值不断提高,弄得导演压力特大,使尽各种招数迎合各种口味。但近些年来,赞美之词固然有,贬抑之词也似乎特多,导演差不多被淹没在批评的浪潮中。
中国观众庞大,众口难调。有人要求晚会形式每年都要创新,这实在是有点苛求。而 如果只注重花样翻新而忽视了内容,那晚会就成了只中看不中吃的“水果”。或“歌”,或“舞”,或“相声”,或“小品”……坚持基本形式,部分领域有所创新,应是晚会的基本调子。
相声小品的北方语音味儿太浓,夸张的儿化音、卷舌音特多,方言词“咋”“啥”得让南方观众头皮发麻,广东许多观众干脆看香港的电视节目了。相声小品本来是语言艺术,靠的是“嘴巴功夫”,现在却成了大吼大叫附带过分手舞足蹈的表演,在又哭又笑又唱中,往往语音不清,穿透力弱,很难听懂。
晚会以歌舞为主打,近几年却缺少一唱而红的好歌。并非歌词内容都要与过年贴近,诸如“今晚儿真呀真高兴”等。像《故乡的云》,没有粉饰太平,却红得发紫。此外,为了突出春节红红火火的味道,舞台气氛往往搞得十分火爆,无论什么歌手歌唱,都以舞相伴。其实有些实力派歌手歌唱时,伴舞反而会破坏美感,如刘欢演唱时的伴舞,总不是那个味儿。
明星点缀晚会,会增加亮点。但如果明星根本不是唱歌的料,倒不如来点插科打诨的谈话更吸引人。老面孔要适当保留,同时要敢于推出新人。
为了照顾众多的人登台献艺,推演的节目数量多,晚会节奏不得不加快,以致有些节目观众未尽兴时却突然打住。其实,对于确实不能割爱的节目,可采取晚会时间提前、加长的方式,或留到元宵晚会推出。
近几年的春节晚会,舞台装饰银光闪闪,有现代感,然而失去了民族特色。过除夕看晚会,这是全球华人引以自豪的世上独一无二的事情,没有大黄大红大绿等民族喜庆色彩怎么行呢?不要以为这很“土气”,要知道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所独有的年味儿。(邓世雄)
千首明星金曲铃声任你挑选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