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的到来,能否再度受到广州观众的欢迎?能否再次掀起新的歌剧热?无论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歌剧真正走近现代观众,赢得市场,尚需努力和考验。
1997年,随着《阿美姑娘》、《凤仙花》、《弄臣》、《卡门》、《苍原》、《图兰朵》等歌剧在北京上演,造就了一个红红火火的“歌剧年”。但此后,国内的歌剧舞台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红火起来。即使是与交响乐、芭蕾舞等西洋艺术形式相比,歌剧依然显 得很冷。在广州,观众不时可以见识到世界各大名团演出的芭蕾舞、交响音乐会,但歌剧演出鲜有所见。广州星海音乐厅偶尔上演的歌剧都是国内歌剧院团演出的,而且多为歌剧片段演唱,全本歌剧演出少之又少。
歌剧为什么这么冷?仅仅是因为歌剧这一艺术形式本来就离中国观众很遥远?不是的。早在建国初期,歌剧曾在我国有过比较繁荣的时期,《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剧目,几乎唱遍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和锣鼓喧天的农村。歌剧受冷遇的症结更在于歌剧艺术的操作者过于拔高歌剧的地位,将这门现代西方人的平民艺术视作一种现代中国的“贵族艺术”。
中国的歌剧观众并不多,歌剧艺术水平也不高,但近两年来国内歌剧舞台所造成的新闻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从《图兰朵》到“世界三大歌王演唱会”,票价动辄上千美元。无论它的阵势有多大、反映有多热烈,它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毫无关系,只是给有产阶级或上流人士创造了一个附庸风雅的机会而已。这样的歌剧演出,只能让更多的潜在歌剧观众“望歌剧生畏”,离歌剧远去。
同样,国内的歌剧院团在歌剧排演上的“奢华风”、“崇洋风”也是导致歌剧离观众越来越远的一个原因。国内少有的几个歌剧院团在歌剧创作上往往有大投入、大制作的倾向,将排演精品剧目参加评奖作为目标,盲目扩大成本,脱离市场实际,造成剧院排不起,观众看不起,排出的节目有大奖无市场,叫好不叫座。而对于一些以市场为目标的剧目,又盲目“崇洋”,一味翻排西洋经典剧目,或者盲目仿效西洋歌剧,忽视本土戏剧艺术的运用,刻意追求旋律的华丽优美和歌喉的炫技表演,缺乏原创精神和本土风格,脱离时代和现实生活,从而失去观众。(本报记者方正)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