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东周刊》因为刊登一名女星多年前的裸照而引起轩然大波,连特首董建华也过问此事,存在已久的传媒恶性竞争带来的种种问题被全面引爆
本刊记者/朱沿华(发自香港)
一向崇尚新闻自由的香港特区近日因媒体一“出位”行为引起全民公愤,特区行政长
官董建华也于11月2日晚破天荒地公开表态,直指当事媒体“抵触了香港社会的道德价值,引起社会人士的公愤”,并表示“我们高度关注这件事,而且会继续跟进”。
10月31日出版的《东周刊》以一女明星全裸照片为封面,经证实,这张照片是该女星12年前被人掳走后受虐时所拍下的。香港保安局长叶刘淑仪、警方高级助理处长周富祥、工商及科技局长唐英年已相继表示,政府高度关注此事,警方已跟进事件展开调查并呼吁受害者协助警方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
在政府高层高调评论事件的同时,《东周刊》母公司英皇集团老板杨受成发表声明,《东周刊》即时停刊。杂志三名高层人士亦表示会引咎辞职。
以《东周刊》裸照风波为契机,存在已久的香港传媒由恶性竞争派生出的报道劣质化及由此产生的公众不满、传媒谋求商业利益与坚持职业操守的矛盾等问题被全面引爆。
或许,香江彼岸同业的前车之鉴可为号称自“高枫事件”正式步入“狗仔队”时代的内地传媒提供有益参考。
每天都“死人”的香港媒体大战
香港是第一份现代中文报纸的诞生地,也是全球中文报纸按人口比例计算最多的地区。截止到2001年底,弹丸之地的香港就汇集了53份日报、数份电子报章和709份期刊、两家提供免费电视服务的私营公司、五家收费电视服务持牌机构、12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一个兼备广播和电视部的政府电台以及两个商营电台。
狭小的市场空间酿成媒体间殊死的搏击。随着近几年香港经济出现结构性转变,加上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经济放缓、失业上升、消费疲软及楼市下滑,再逢美国9.11事件的冲击,令香港媒体的经营举步维艰,也令新闻大战更加惨烈。
“老兄,今天的新闻有没有处理好啊?这可是会死人的!”位列全港销量前三甲的《太阳报》副采访主任陈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句口头禅是他的同事们每日工作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由于各媒体经营者争先采取“瘦身”策略——大幅裁减人员以缩减开支,如《太阳报》现实行一条龙追究责任的制度,只要工作中出现失误,哪怕只是一个错别字也会令每天平均工作11小时的记者、编辑、校对人员即刻被炒鱿鱼。
陈先生表示,在所有失误中又以漏报重大新闻为最重。每天,报社高层人物都会举行比报会议,将前日自家报纸与全港主要报纸逐条新闻进行比较,凡是新闻标题、内容、图片不如别家的地方都会被标注在每天张贴的公告中。若出现人有我无的新闻,报社高层更会标出显著的“太无”二字。通告中涉及到的责任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接受严厉惩罚,“太无”人士则要结帐走人。
紧张的生活节奏、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绝大多数香港读者很少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题材重大、较为严肃的新闻,而对抢劫、凶杀、强奸等刺激性强和揭露名人隐私的新闻情有独衷。《苹果日报》的娱乐版阅读率高达86%,就是很好的佐证。
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各种媒体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一个特殊的记者群落——“狗仔队”也应运而生。
当然,业内也有人认为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不是导致揭秘式报道泛滥的惟一原因。有10年电影制片经验却因电影行业不景气而转职为一份年轻人杂志当电影记者的余姓先生就表示,近来娱乐版经常报道艺人的私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娱乐圈世道差。“10年前,娱乐圈每天都有记者招待会、新片上映或唱片上市,娱记不愁没有新闻可报。但现在娱乐圈正在萎缩,大型宣传活动寥寥可数。娱记只得连艺人的隐私也出卖。”他举例说:“娱记揭露郑伊健、梁咏琪这类著名艺人的私生活还有情可原。但试问谁又有兴趣知道姜皓文(亚视艺员)与金慧英(姜之妻)的恋情发展?谁又会想了解魏俊杰(香港一电视演员)与谁同居?由于现在娱乐圈缺乏大新闻,娱记只好将‘碎料煲成猛料’,鸡毛蒜皮的事也以大篇幅报道。”
《苹果》一出“狗仔”大兴
1995年《苹果日报》筹办初期,老板黎智英从其旗下的《壹周刊》(香港多年来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抽调有10多年采访香港本地新闻经验的叶一坚统领《苹果》的娱乐版。由于港闻和娱乐新闻在采访和编辑手法上大有分别,因此叶的加入形成了《苹果》娱乐版的别具一格,对香港娱乐新闻造成极大冲击。
此前香港的娱乐记者大多被称为“大围记者”,即来自不同报社的记者采取所谓“夹料”方式,分别访问艺人,然后互相交换资料,务求每位记者都有足够的资料。
《苹果》创刊后,叶一坚强调新闻价值及真实性,要求记者应主动出击获取独家素材,对艺人的负面报道更是不余遗力,“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比一般人少,他们当然不欢迎负面的新闻。但记者的责任是报道事实,不应待事情自动明朗化,而应以主动找出真相为己任”。
以往报道艺人负面或具杀伤力的新闻时,娱乐记者都会预先知会受影响的艺人并透露将刊登的内容,有时更会与艺人商量,然后一起决定刊登的内容和形式,以维护艺人形象。《苹果》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招来业内许多资深娱记的不满。他们指责《苹果》报道内容哗众取宠,报道手法更破坏了记者及艺人之间原有的关系。
尽管《苹果日报》娱乐报道遭到同行的一致谴责,但奇佳的市场效果使得其它媒体也不得不放下架子纷纷效尤,叶一坚在《苹果》所倡导的积极深入调查的采访方式同样得到极大的推广。有着20多年娱记生涯的查小欣表示,并不是有了《苹果》才有狗仔队,只是“这种积极接近消息来源的采访方式被其发扬光大后才成为社会谈论的焦点”。
为求促销埋没天良
其实,媒体与艺人交恶在香港早已不是什么新闻。1995年7月,由于不满狗仔队的报道方式,香港演艺人协会也曾发起“72小时封嘴行动”,全面“封杀”娱记三天。
《东周刊》被罚停刊“极刑”(该刊200多名员工随之加入失业大军)之后,社会各界皆拍手称快。香港记者协会副主席谭志强更称赞,此事件“是创内地、港、台的传媒历史,可能改变部分传媒一直以来‘天天认错,永不改过’的局面”。部分学者认为此次事件有助纠正媒体滥用新闻自由“搏出位”的歪风,并可产生阻吓力,使日后其它媒体不敢过于离谱。
但也有很多人士对此持保留态度。这些人士指出,传媒竞争依然激烈、香港读者口味未改,新闻报道劣质化的土壤没有改变,因而今后很难避免此类事情不再发生,被停的《东周刊》历史上的屡教不改就是最好的实证:《东周刊》于裸照发表一天前刚迎来创刊10周年的纪念日。10年中,其已多次因报道内容涉及诽谤及隐私官司,其中包括1994年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诽谤案、2000年刊登少女接头照片引起的隐私诉讼。该刊于去年7月由东方报业集团转到英皇名下后坚持将“官司进行到底”,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歌星张学友等皆因不满该刊内容而寻求法律援助。
事实证明,这些担忧是正确的。就在《东周刊》宣布停刊的同时,另一家名为《3周刊》的杂志再次以“被虐裸照真相公开”的大字标题和三幅相关照片为封面,以“以正视听”为理由继续刊登裸照以博取更多“眼球”。
由此可见,香港社会欲“净化”媒体风气绝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