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篇:
《钢琴师》:这个奖是波兰斯基应得的
《芝加哥》:莺歌燕舞庆升平
与《芝加哥》获得六项大奖相比,《钢琴师》的奖项虽少,却都有分量: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两相比较,倒是可以看出奥斯卡或者说好莱坞影人的复杂心理:前者是代表美国主流文化的歌舞片,充满了情仇、名利、凶杀和歌舞,光怪陆离的社会;后者,讲述二战期间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的遭遇,核心词是战争、人性、艺术和宽容。两者代表的是截然不同甚至相对的价值观,却能在本届奥斯卡上平分秋色,美国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心态可见一斑。
《钢琴师》改编自钢琴家伍拉迪斯罗.斯皮尔曼的回忆录,以二战中华沙为背景,也糅合了导演自身的经历,是一部不是自传的自传。波兰斯基7岁时全家被送往集中营,他由于父亲的努力而得以逃生,而母亲丧生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与类似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相比较,《钢琴师》片中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编剧在领奖后说了一句:“这是波兰斯基应得的。”
71岁的波兰斯基已经完成了向大师级导演的蜕变。虽然在逃亡25年后没有回到美国出席领奖,但他在《钢琴师》里默默传递的却比所有获奖者在台上的反战呼声都要振聋发聩。丁沂
从入围到得奖,一路气势如虹的《芝加哥》终于如愿拿到了“最佳影片”大奖。这也是奥斯卡史上继1968年的《Oliver》之后,第二部以歌舞片荣获最佳影片的电影,它还包揽了四项技术奖及最佳女配角奖,成为本届奥斯卡获奖最多的影片。
从电影本身来说,如果要为本片抱得小金人归安上个“预示”的话,那么,《芝加哥》的得奖可谓是正式宣告了好莱坞进入歌舞片时期。而《芝加哥》的创作者鲍伯.福斯如果地下有知,他一定倍感欣慰——是他证明了“四肢发达”的歌舞片不只是存在于百老汇的小众市场,更可通过电影的包装,渗入一些精神内涵,并赢得更广泛的欢迎。芮妮.齐薇格、凯瑟琳.泽塔.琼斯两位女主角的卖力演出,为电影增色不少。然而,纵观整部电影,也有些人表示,它仍只是一部浮华之作。张漪
悲剧篇:
《纽约黑帮》:竹篮打水一场空
《英雄》:败在太做作
如果说今年的奥斯卡有最失望奖,那么应该会由马丁.斯科西斯得到。在充满平均主义的本届奥斯卡,几乎每本有名有姓的电影都得了奖。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大家都觉得奥斯卡欠他一个奖的马丁还是要空手而归呢?是米拉麦克斯前几天为他花钱登广告犯众怒了么?但投票18日已经截止,许多评选者想重填选票却未成功。是他选错演员了吗?丹尼尔.戴.刘易斯在本片中的表演获得了大大小小无数个男主角奖,结果花既不落他家,也未落在另一大热门杰克.尼克尔森处,却被后生小辈“钢琴师”捡了去。这部25年磨一剑的影片的失败,导演不能怪谁,只能怪自己。他将美国建国初期的史诗片拍成了小流氓与大流氓的复仇记。难怪米拉麦克斯在观片后会决定把宣传重点从《纽约黑帮》转移到《芝加哥》身上。《纽约黑帮》的失败,也在于生不逢时,战云笼罩奥斯卡的时候,会将选票投给一部以血腥打杀为建功与复仇手段的影片,恐怕要是绝对的“布什派”才行。丁沂
虽然被全球华人寄予厚望,虽然今年奥斯卡入围外语片奖项的并无惊艳之作,但是,张艺谋昨日的心碎看起来倒不是个意外!早前,张艺谋的《英雄》就已经失意于金球奖与柏林影展了,几乎难逃“入围一次失望一次”的命运。他认为《英雄》这部影片的强项在于使外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中一些符号性的东西。由此言论可以看出,张艺谋自己都把《英雄》能否获奖,放在了一个“运气”二字上。
许多影评人表示,《英雄》最大的问题是“太做作”、装腔作势、匠气十足。著名影评人闻天祥认为,该片的表演、服装、造型、场景等环节都很做作,他说:“张艺谋以前的片子或许也很刻意,但至少刻意得好看,《英雄》完全看不到创意。”
相比较而言,曾以《走出寂静》入围过奥斯卡外语片奖的德国女导演卡罗林.林克执导的新片《无处为家》,因题材感人,故事容易看,受到了评审们的青睐。《无处为家》描写了小女孩维吉妮雅一家人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往非洲肯尼亚暂居。卡罗林以女性导演特有的敏锐及纤细,把儿童的天真、自然拍摄得令人莞尔。张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