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电视版里王洛勇(右)太“洋味” 逊色不少
南方网讯 杨子荣是我国众多英雄艺术形象中的佼佼者之一,他通过小说、电影、京剧样板戏、电视感染了整整几代人,成为经典艺术形象。那么各个年代的杨子荣又有什么不同呢?
电影版杨子荣——正!
电影《林海雪原》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拍摄。这是小说《林海雪原》首次被改编为艺术作品。虽然人物依然摆脱不了脸谱化、公式化的毛病,但电影胶片带来的生动影像,令许多年轻观众大呼过瘾。骁勇善战的小分队战士们在林中滑雪穿行的场面,一度被誉为经典镜头。由于电影剧本的写作尽量忠实于曲波的原著,加上时代的局限,这时的杨子荣过多地强调了“正”。
观众印象:
《林海雪原》的原著和电影我都是非常熟悉的,当年的娱乐就是那么几部戏,没什么选择的余地。所以杨子荣给我的记忆特别深。(广州军区某干休所林先生,40多岁)
样板戏杨子荣——假!
《智取威虎山》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品:“座山雕:脸怎么红了?/杨子荣:精神焕发。/座山雕:脸怎么又黄了?/杨子荣:防风涂的腊。/座山雕:天王盖地虎。/杨子荣:宝塔镇河妖。/座山雕:原来是马旅长的人。”——样板戏中这段著名的唱词,座山雕和杨子荣公式化的举手投足,很多中年人到现在还能摆得出来。但样板戏中的缺陷非常明显,“高、大、全”的人物形象是虚幻的、概念化的,杨子荣在戏中是个没有七情六欲,以“英雄”为职业的伟大人物。人物脸谱化,形象不够立体。
观众印象:
我们这个年纪,觉得京剧版的《智取威虎山》反倒更有新意。(暨大研究生高小姐,20岁)
电视版杨子荣——洋!
电视剧的容量比电影大得多,所以细节的增加是必然的。但编剧非得“美人配英雄”,给杨子荣身旁插了个初恋情人愧花,少剑波与小白鸽的感情又不明不白。为了有美女撑场,原著中丑陋凶残的蝴蝶迷摇身一变成了女匪一枝花。因此虽然显得人物更加丰满、人性化,但观众普遍反映新版《林海雪原》有点离谱,尤其指出雪地英雄杨子荣,由来自美国百老汇的华裔演员王洛勇出演,甫一出场,观众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他“洋味”太重,在他身上找不到东北大汉的气势。
观众印象:
拍得还可以,衣服也土得像那个年代的事。只是杨子荣演得不咋样,看起来不像个精明强干的侦察员,朴实过头了。(离休干部彭女士,78岁)(记者孙倩 实习生万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