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与其说《青年干探》(下简称《干探》)是警匪戏,不如说是伦理片。影片的两位男主角,张伟杰(谢霆锋饰)和倪峰(陈冠希饰),都不太像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格警察。前者脑子里时刻想的是如何报复其不负责任的生父张铁民(任达华饰),后者则为了维护家人可以对匪徒网开一面。只是到了最后,影片用让黑社会头目巴比(汤镇业饰)杀死主角挚友的办法,才勉强让正邪对立达到最高潮。只不过这时候和黑社会的鱼死网破,就只剩下私人寻仇的惨烈,而没有一点舍生取义的壮烈崇高了。
公私不分是香港警匪片的传统,这个传统和我们文化中的某些特质息息相关,比如倚重伦理。要激起观众对反面角色的愤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坏蛋去残害主人公的家人。再比如泛道德化的倾向,单纯的违法乱纪不能造成观众的恶感。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港片对警方的刑讯逼供常常持正面欣赏的态度。《干探》在这一点上倒是做了改进:张铁民冲进讯问室质问殴打犯人的警长:“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滥用私刑!”不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影片在这里的心理诉求仍然不合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只关乎道德上的善恶。不信反过来试试,让张铁民滥用私刑惩戒巴拉(巴比的弟弟,凶残的黑社会副头目)———大概很多人会大呼过瘾。而当那个讨人厌的警长冲进来制止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定是:这个人别有用心。
在有泛道德化倾向的文化里,警匪片中的法律往往可有可无。如果只是个别电影如此,那么尚可理解,但当这种想法成为某种电影传统的时候,那就需要反思了。《干探》对此尤其缺乏自觉,所以做得尤其过火,年轻警察的形象神似合法配枪的古惑仔,警匪大战生生变成了古惑仔之间的喋血街头。如果真的有年轻人看了电影,冲着影片中警察平时的耀武扬威和关键时刻的快意恩仇而报名警校的话,那不能不说是法治社会的一大隐患。
在高度法治的社会,《干探》的故事不会发生。编导也许在剧情中刻意回避了“回避原则”。依此原则,张伟杰不会被调到内部调查科负责生父的调查工作,而他的生父也有责任依据他所知道的事实(影片后来说,他一直知道张伟杰是他的亲生儿子)主动提出回避请求。倪峰也显得对法律以及他的同事们很没有信心,巴比送来的录像带里,不过是两人在公共场合的普通交谈而已,而且主要还是巴比说,他在听,倪峰凭什么就认定自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哪?
说到底,枉顾事实逻辑的最大理由就是为了硬造冲突,吸引观众。王晶是资深导演,他太熟悉香港电影的套路了,所以只要他稍不努力,片子里就会从头到尾充斥陈词滥调。(王陈)
少年双骄何时绝代
如果没有谢霆锋和陈冠希联袂担纲,我还会去看《青年干探》(下简称《干探》)吗?论剧情,它没有《PTU》的奇异诡谲;论气势,它没有《无间道》的王者气派;论深度,它没有《大块头有大智慧》的明察秋毫。号称“十项全能”的王晶这次押宝在青春人气偶像身上,从影片效果看,这位心宽体胖的导演应该可以感到满意了。
自《无间道》风靡以来,警匪片再次大行其道。王导很欣赏这种双雄并立、警匪不分的叙事结构,他的前一部《黑白森林》就有跟风模仿之嫌,现在又将《干探》变成“初级版《无间道》”。只可惜剧情发展到最后,不见暗藏心机的“内鬼”,只剩下“意气风发”的警察。
就本片最大的看点———演员而言,在任达华、钟欣桐、米雪、汤镇业、林雪及主持人舒高等绿叶的衬托下,谢、陈两帅哥的表演只算无功无过。一向勤勉的谢霆锋,总是背负了太重的“偶像压力”,他越想让观众注意他的“演技实力”,就越显得刻意求工,难免有做作矫饰的痕迹。如他在医院从母亲口中知道了父亲离家的真相,而后感到愧悔交加的一场戏:本应呈现的细腻心理被他表现的只是过火的发泄。相对而言,既“拽”又酷的陈冠希倒是颇令人惊喜,在影片提供的较大表演空间里,他时而激越、时而沉痛,尤其在决战前潜回家中与妻子隔门相别的一场戏中,其情感与责任交杂难舍的矛盾心态被他塑造得令人信服。可以说,在这场与谢霆锋魅力和演技的双重比拼中,陈冠希稍胜一筹。
《干探》改编自20年前风靡一时的香港无线电视台系列剧《新扎师兄》。王晶将谢霆锋和陈冠希比做当年扮演同样角色的梁朝伟和刘青云。想来梁、刘二人的演技和口碑令今日的谢、陈艳羡,但两位“小天王”的表演之路可能会更接近刘德华的经历———以20年的不懈努力换来最终的肯定。(宋罡)王晶老大徒忧伤
王晶。他圆滚滚的脑袋上毛发稀疏、旁无他物,观众依旧把他和“文化沙漠”的代表联系在一起;他拍摄了近200部电影,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些关于“屎尿屁”的笑话;他保持着香港电影最多数的票房纪录,却没得过任何电影奖项;他编导演全能,观众更愿意把他当做一个小丑,而不是一位电影工作者。
虽然“小资”很爱谈论香港有个姓王的导演,但那指的是平均3年生产一部电影的王家卫,而不是一年生产3部电影的王晶。王晶在某些人心里已经成为了一面招牌,牌子上没有金字,只是“无厘头”般的四个大字“粗俗到底”。
今年4月,老有所为的王晶推出新片《青年干探》。该片遵循港产片一贯的商业规则,无外乎恩怨情仇、生离死别。当然,坏人仍叫人恨到牙根痒、好人依然那么惨。不过看这部电影时,我发现自己竟忘记了王晶的存在。影片的编造痕迹虽然重,但故事却很抓人。噱头不少,却不低俗。不少煽情的段落,如陈冠希和钟欣桐在公车上的互传情愫;为了报仇陈冠希和怀孕的妻子钟欣桐隔门告别;谢霆锋知道生父真相时欲哭无泪等,都让观众满足到落泪,并深感优秀商业片的力量是无穷的。
很多人都说该片不搞笑、不“无厘头”,简直太不王晶了。的确,该片格外忧伤,让人想起他的煽情之作《至尊无上》(1990年)。“忆千千次对,千千次错,为何偏偏要我深夜心伤。”由谭咏麟演唱的这首《至尊无上》的主题歌,让人一窥王导的侠骨柔肠。14年后,当谢霆锋的歌曲在《青年干探》的银幕上响起,不知王晶作何感想。这个夏天,也许王晶想告诉大家,他真的老了。忘了说一句,1980年初,王晶执导了电影《千王斗千霸》,那年8月底,主演谢贤抱上了刚出生的儿子谢霆锋。
香港老导演王晶,不该有老的权利。(曾家新)求您别板起面孔
平心而论,《青年干探》(下简称《干探》)是一部精彩的影片。王晶的作品,技术方面保持了其一贯水准,节奏紧凑、故事流畅。但该片剧情却与他一贯的风格大相径庭。《干探》规矩的商业片风格,却让人难免猜想该片导演是杜琪峰或麦兆辉而非王晶。这回,王晶板起面孔,一点也不“无厘头”。
《干探》中有许多经典港片的影子:《无间道》的正邪相杂,《雷洛传》的父子情仇,甚至女主角在面对爱情时的两难选择也是港片中常见的套路。
王晶从来不是一个照抄别人套路的人,他总是出人意料。像《赌圣》和《鹿鼎记》那样,类型片中的固定套路都会在他的解构下焕发出奇异光彩。也许是香港的水太浅,他的快刀施展不开,到了《千王之王》系列片时,他甚至挥动这柄解构的大刀砍向了自己。然而今天,刀不见了,换上了火药枪,他的影片便失了锐气,成为工业时代千篇一律的产品。
王晶在使用演员上一向有着天才的感觉。周星驰、张家辉都经他琢磨成器。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在《干探》中启用谢霆锋,因为他的八卦新闻还是他的老爸?王晶曾经说过:看过《干探》的帅哥都想做警察。但我觉得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如果这些帅哥不是王晶忠实影迷的话。因为熟悉王晶的帅哥们在看完这片子后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计算自己的灿烂星途,只会深感悲伤。
当王晶也板起面孔的时候,我们还能期待谁呢?(林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