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秉承《英雄》的“衣钵”,掀起一场全民式的口水狂欢,骂声不绝于耳。可是,《十面埋伏》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并不如此简单。通过《十面埋伏》这部电影所引发的“《十面埋伏》事件”,我们可以管窥出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软肋所在。
受宠有加 权宜之计?
《十面埋伏》是一部受到恩宠的影片,这不仅表现在普通影迷的翘首期待和媒体长时间的疯狂炒作,更表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直接或间接为其大开绿灯。《上海青年报》报道,为给《十面埋伏》的市场展映创造条件,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大院线下达打击盗版的军令状,并声称一旦发现盗版面市,将严厉追究相关院线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要求各大院线积极组织放映《十面埋伏》,从6月15日至8月5日的暑假黄金档期期间不再上映任何进口影片,推迟原定于6月或7月上映的《蜘蛛侠2》、《史瑞克2》的档期,集中时间举行“国产影片展映月”活动。不过,《南方都市报》记者从电影局市场处毛羽处长那里获悉,《十面埋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垄断局面”,纯属中影公司的市场调节行为,是为了避免大片之间的“自相残杀”。
但是,考察这一活动的相关展映影片,如《枪林恋曲》、《冲锋陷阵》、《血风筝》、《父亲大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影片都不具备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无须避讳的是,这一档期是《十面埋伏》的天下,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童刚局长也公开对《十面埋伏》进行了意义定性:“《十面埋伏》在与进口大片的竞争中,捍卫了国产影片的应有地位,同时还显示出中国电影向全球电影市场迈进的信心和实力。” 与此同时,电影局助理巡视员谷国庆也向《南方都市报》记者坦言:中国每年获得好票房的影片数量有限,所以“要精打细算,我们不敢放开市场,让所有影片都进来,让所有的影片都来竞争,那样国产电影肯定死了,这里面有一个保护民族文化、民族电影的问题”。
政府对电影进行政策上的扶持与保护是民族电影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举。一些国家的民族电影取得一定的成绩,几乎都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有着很大关联。但这些政策保护是宏观的,着眼的是整个电影产业,目的是维护整个产业的声誉和增强其生命活力。而对《十面埋伏》这一部电影实行这样的扶持力度,值得商榷。
首先,《十面埋伏》是中国电影序列的一个特例,不具有普泛意义。张艺谋的金字招牌、强大的明星阵容、巨额的市场投资使之冠以“国产大片”的头衔,承担起与好莱坞抗衡的重任。诚然,这样的运作模式与剧情模式在一段时期可以引发票房风暴,但孱弱的电影产业链却不可能让这样的电影有长久的延续。所以,从某种意义讲,《十面埋伏》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此进行大力扶持,反而可能损害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构建。
其次,通过这样带有垄断性质的措施来提升一部电影的票房成绩,有一个内在的假设,那就是观众在这个时期一定有观看电影的需求。可是,看电影特别是进影院看国产电影已经不是人们主导性的文化消费形式了。一般认为,青年一代是中国电影的票房中坚力量,但调查显示,“每年观看国产电影数量”0部的有5.6%,1~3部的则达到42%;而且暑期只是学生的假期,如果说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观看电影的需要,但《十面埋伏》的情杀镜头与激情场面却有些“少儿不宜”。
再则,原本旨在大卖《十面埋伏》这块“狗肉”,却挂出“国产影片展映月”这个体面的“羊头”,迫使其他的国产电影一道前来“陪嫁”。由于《十面埋伏》的档期考虑,好莱坞年度大片《特洛伊》被提前上映,正好与杜琪峰影片《大事件》当头撞车,使得《大事件》在票房上被迫落马。而《自娱自乐》、《血风筝》、《父亲大人》则直接与《十面埋伏》进行“真枪实弹的火并”,在原本就缺乏市场号召力的前提下,票房成绩更是暗淡无光。
商业诉求 尴尬起步
《十面埋伏》不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向,但是《十面埋伏》以及此前的《英雄》,合力给中国电影带来一股新鲜气息,那就是凸显出中国电影的商业诉求。
商业属性是电影的一个重要属性。美国不仅凭借好莱坞向全球输送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且敛集了大量资本,成为其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一次会议上则公开表示:既然电影同IBM一样能够赚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大力发展电影呢?
而现在中国电影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电影创作数量连年飙升,但进入院线上映的却只有寥寥数十部,能够回收成本则更是不易。2003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140部左右,却只有1/3进入院线,剩下的要么卖给电影频道,要么直接锁进仓库当资料收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商业属性已经成为实现建立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一个瓶颈所在。
《十面埋伏》的拍摄目标就是“制作一部商业的电影”,所以不管在前期策划、拍摄过程、上映期间都大张炒作之能事,核心就是明确地直奔电影的商业价值。
在故事揣摩阶段,主创人员就明确片子不能让观众费解而是能够迅速看懂。采用半文半白的台词,编剧之一王斌的解释是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因为台词要翻译成英文,所以就不能太含蓄,需要直接表达。把故事发生的时代定在大唐,就是为了借助大唐的举世荣华,使得营造极致、夸张的影像效果有着表层上的时代依据。在角色设置上,影片明显有为章子怡“量身定做”的痕迹,用王斌的话说是“制作一部这么高投资的商业电影,必然要考虑海外市场,那么在亚洲有海外市场的女演员你说有谁,全部绑一块,也就一个章子怡”。
对于影片的主题,张艺谋坦言《十面埋伏》不是和《英雄》那样形而上地探讨人的思想和意识,而是形而下地讲述人与人之间简单的爱恨情仇。这个故事简单得甚至廉价,无非是两男一女,一边忍气吞声、持久爱慕,一边雷光电闪、干柴烈火。整部电影用一位网友的评价也就只不过是“跳了两段舞,跑了几段路,打了几场架,接了几次吻,死了几个人,换了几处景,完了”。但张艺谋并没有设想把影片拍成美学上的经典作品,而是自认影片能为观众留下“过目不忘的灿烂3分钟”就足够。
除了这些对电影商业追求的预先设定,《十面埋伏》的投资方还花大力气对电影进行额外的商业性炒作,频繁地制造媒体事件,旨在引起公众的眼球关注,上映前夕举行的歌会式全球首映典礼达到了炒作的高峰,让影片在浓墨重彩的氛围下神秘亮相。
这些商业炒作行为遭到广泛的诟病,但是在商业社会,“炒作” 从本义上说是一个中性词,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目的就是扩大某一事件的影响力,期望引起关注,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喻国明教授对“炒作”的界定就是“通过对某一事件信息的‘加宽’(增加背景和相关事实的链接)、‘加细’(增加生动的细节报道)和‘加厚’(解读事件的影响,判断事件的价值,预测事件的发展)来立体地呈现事实、强调事实和分析事实”。
按照市场的要求,一部电影要想拥有商业上的成功,就应该重点把握这样几个因素: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充满想象力的情节、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充斥震撼力的音响效果和有着票房号召力的主创人员。《十面埋伏》就将这几大因素一网打尽;况且还在尚未公映的时候,好莱坞就盯住了影片巨大的商业潜力,索尼经典公司斥资1.15亿元人民币买下影片在北美的发行权。《北京青年报》援引了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张伟平在《英雄》,尤其是《十面埋伏》这部影片中所使用的全新的电影宣传和策划手段,填补了多年来中国电影在宣传、策划和推广上的空白。” 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则声称:“张艺谋和张伟平在影片上的通力合作,开创了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事实是影片自上映以来票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十面埋伏》的商业诉求还是遭遇到舆论的猛烈抨击,批判氛围浓厚而尖锐。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大概有文人不言商的观念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依然在作祟,人们无法接受电影被这般疯狂炒作,被“堕落”成商业行为的附庸;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背后是人们怀揣一个电影的艺术梦,期望电影承担意义,同时把这种期望直接转化为对张艺谋这块中国电影金字招牌的期待,一旦心理期待与现实效果之间出现巨大反差,这就让一部分人怒发冲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本土商业电影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
不过,最为尴尬的还在于现今中国电影的体制。“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电影产业”这个口号虽然被叫嚣了许久,但是一直没有多少真正的动作。好不容易有了迈步,却遭遇了舆论上的“滑铁卢”。但是电影产业的正常运作,主要还是依靠商业电影的拉动带来投资的良性循环。如果商业电影没有得到观众的足够青睐,所谓的艺术电影也最终短命,所谓的电影产业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环球》杂志实习记者/王国平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