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十二乐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老百姓在听音乐方面的主流是什么呢?是民乐!一打开收音机,里面除了革命歌曲、样板戏外,那就是“步步高”、“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民乐了,而那些革命歌曲和样板戏,也都得咱民族乐器给伴奏不是?工人、农民、解放军、下乡青年中很多人都会一样半样的乐器,笛子、二胡随处可见,其声音更是随处可闻。我作为那时的祖国花朵,深受其影响,所以现在也会点笛子什么的,时不时的在单位显摆显摆。
改革开放了!文艺届放开了。首先是国内的歌星出现了,李谷一,苏小明等开始代替革命歌曲和样板戏的地位,民乐开始后退了。紧接着,国外的交响乐来了,更加把我们不少音乐家们都抢走了。再接着是港台歌星、欧美大牌至到现在的日韩帅哥靓妹,其间还夹杂着印度歌舞,东南亚风情,国内歌星不服还刮了几年“西北风”,这音乐界着实热闹了起来。这时我们民乐哪去了?找不到了!央视十几个频道没有一个关于民乐的,就连那么多的栏目里也没有一个关于民乐的,地方台就更不用说了。收音机呢,一是现在听的人太少了,那里的节目也和电视大同小异,没有民乐的地盘!问问现在30岁以下的人,有几个见过笛子、二胡?至于民乐家更是听都不会听说过!就连我这个很喜欢听民乐名曲的人都知道不少歌星、影星的名字,和民乐有关的我只知道刘天华,至于中国目前还健在的民乐家,只知道一个闵惠芬,那还是因为女子十二乐坊的事,使我想起多年之前见过一次她在电视里拉“二泉映月”,是拉得不错,配得起二胡演奏家的名头。
现在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这个家那个家们要凭真本事过活了,国家不养活了!这时的民乐是个什么状况呢,那些音乐学院科班们的出路,要么是在少数的民乐团里混饭吃,要么是回家当老师教下一代(也可以美其名曰“发扬光大并传播民乐”),要么是歌厅里卖艺(肯定没有架子鼓、萨克斯、电子琴腰杆硬),更多的只能是改行的命运!
说到这里,我们的民乐家们在干什么?大部分在大学当教授,开场子教徒弟呢,满足于一个月几千大元。小部分名家如闵惠芬老师等则不辞辛苦到有一定民乐群众基础地区去演奏并宣扬民乐的优秀之处,并在电台里(不是电视台)做访谈。还有一些民乐爱好者们在呼吁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我们的传统文化--民乐(华音网的站长就是那痴情人之一)。也有很多民乐家们研究民乐的方向,并进行民乐的交响化发展,出现了少数几个还算不错的代表,如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乐团等,但从目前来看,干不过正宗的交响乐团,影响力有限,成了邯郸学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民乐没有出现一首名曲,单种乐器乐曲的乐队化编曲更是乏善可陈,这二、三十年我们民乐家们全部在吃老本,反来复去的那些名曲,你们演不够,可我们听还有个够呢!可以说,民乐马上就要成为像京剧一样指望政府救济的“国萃”了!
难道民乐会就这样无声无息下去自生自灭么?比较年青一些的民乐家们站出来了,从本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个新民乐的趋势。从以歌声为主的冯晓泉曾格格夫妇到女子十二乐坊,就像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顾夏阳说的“民族器乐演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群体感觉较弱,而各个乐器的特色很强,我们的音乐会是针对民乐这一特点创作的”,他们看到了民乐的这个特点,开始用先进的电声乐器来补充民乐队的不足,这时我们的民族乐器开始走进了八十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人的视野,很多年青人从曾格格而知道了笛子,特别是女子十二乐坊,更是弄了个东京胡贵,竟然大大地在日本火了一把,还捎带了港台、东南亚及美国等,捞了个盆满钵满,接着又反销回国内,弄的不少小青年们很是追了一阵子星,人家还真的体现了一下中国民族乐器的价值!那笛子、二胡不能就那么十几元就乱卖,得长长价,因为那个小东西弄出的声音好听着呢!估计那十二三个民乐科班刚毕业的小女子们现在都笑开了花,有钱了嘛!还是挣的日本人的钱,大大减少了中日文化贸易赤字,还为国争光了呢!
然而,我们一些可爱的民乐家们站出来对女子十二乐坊说不了,说人家弄丢了二胡的民乐神韵!同时在国内也出现不少反对之声,背后里还扯上了民族尊严等“上纲上线”的东西!瞧那架势就快要把“三讲”中的第一讲拿出来镇压她们了。而很大一部分人则玩起了中国特色“中庸之道”,说什么“不能全部否定,这也是民乐的一种新的尝试”,要注意用词哟!是“尝试”。
既然说到民乐神韵,我就来说说民乐神韵!我们常见的民族乐器每一种都有很强的特色,就拿二胡来说吧,这种乐器中音区的音色表现力和穿透力最强,所以很适合表现“二泉映月”这类较凄凉的曲子,但你能说二胡不能拉欢快一些的旋律么?不能拉那个萨克斯曲“五拍”么?正相反四把二胡拉的“五拍”主旋律,听起来真的很优美!还有就是加了电声就把二胡的神韵弄没了?不会的,适当的加入电声正好会弥补“民乐群体较弱”这个缺点。要说女子十二乐坊的小女子们“二泉映月”拉的不如闵老师那么有味我还相信,因为她们毕竟年青,没那么深的生活底蕴。什么是二胡的神韵?别把神韵这种东西弄得太专业化或太高深,其实经典民乐名曲无不是通俗的、流行的曲子,而且要经得起时间的冲刷,把二胡弄得太高雅了,说得好听点叫曲高合寡,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噪声!谁能把二胡拉得让很多人听起来好听、爱听,那他就体现了二胡的神韵,记住了,二胡这种乐器绝不是为了“二泉映月”而专设的乐器!不要再死抱着民乐那点老底子不放了,赶快加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来,吸收国外各种音乐及现代化电声音乐的营养,突出民族乐器的优势,改进或想法弥补其不足,凭着民乐家们的不断努力地开拓进取,使民乐也大大地在国内外流行起来,各位也好各显其能,多捞点美元日元什么的,名利双收多好?女子十二乐坊这种新民乐的路子虽然不能说是民乐的出路与方向,但至少是最主要的出路和改革方向之一!作者:李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