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电影的传播就像传销,每个人都狂热地发展下线,于是它的影迷数便呈几何级增长,最终这部电影便被奉为经典。比如《大话西游》,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比如我将要谈到的《记忆迷局》(Memento,又译《记忆碎片)。
我第一次成为“下线”是一位朋友向我隆重推荐《肖申克的救赎》。我看完后那个爽,见人就想发展他成为我的下线。可是很令我沮丧,几乎所有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我是
位列于金字塔最底部的下线,这个事实表明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
发展影迷下线不仅仅是寻求知音,它能够带来一种浅薄的成就感。现在最能给我带来这种成就感的就是发展《记忆迷局》的影迷下线。因为我向身边的人推荐这电影时,居然还有好几个没看过。于是我带着浅薄的得意,在一番为他遗憾之后,然后把他发展成为我的下线。
今天翻翻IMDB网页的影迷票选Top250,看《记忆迷局》的排名,哗,第9名。今年的电影里,只有三部进到前100名,另外两部《艾米莉》、《史莱克》分别排到59、74和100。从3月首映到现在短短半年时间,《记忆迷局》的人气之旺令人联想起去年的《卧虎藏龙》,简直是热得烫手红得发紫。可见以其为对象的传销事业兴旺发达,我得赶紧加速我的发展下线工作--
其实我也是在两星期前才成为《记忆迷局》的影迷下线。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简直有点儿傻了,接着马上又重看一遍,才算回过神来。就是这么酷的电影。
跟以往可以用“酷”形容的电影相比,《记忆迷局》的酷既不同《搏击会》那样酷在结局,也不像《猜火车》那样酷在想像,更不像《黑客帝国》那样酷在外表。仅从复杂程度讲,它跟盖瑞奇的两部酷片《两支大烟枪》和《偷拐抢骗》有点儿像,看的时候都很费神,一不留神就会看不懂。不同的是《两支大烟枪》和《偷拐抢骗》只需倒回去再看一遍,而《记忆迷局》得倒回去看好几遍,也更有智力上的乐趣。
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酷。影评人周黎明说,《记忆迷局》酷在叙事结构--一种极端的倒叙手法,不仅从结尾开始演,而且隔五分钟就倒叙。一般的电影我们都是猜结局会怎样,《记忆迷局》让我们猜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主人公随时都在失去记忆。前一分钟,酒巴女招待当面在他的啤酒里吐了痰。下一分钟递给他,他就完全忘了,若无其事地喝下去(电影里是先演他喝啤酒,再演女招待吐痰)。应该是这种极端的倒叙造成的影响,我在观影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同主人公产生共鸣,跟着他寻觅,跟着他彷徨,跟着他破碎。一场电影看下来,仿佛灵魂变成了碎屑。我已经没法把自己只当成一个旁观者。细想一想,我跟这个没法记忆的人又有什么本质区别?他的记忆只能保留两分钟,我的记忆不也超不过十年?人生仿佛一条河流,一路流过,多少东西无可挽回地沉到河底,从我们的记忆里永远失踪。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有些答案早被遗忘的狂风卷走,留下来的只有彷徨地追问,无望地寻觅。
世界支离破碎,我们都是玩拼图游戏的孩子。记忆是完成拼图的重要途径。《记忆迷局》的主人公为了记住事件发生中的每个片断,把那些线索纹入身体。但越往时间的前方上溯,我们越发现,这些线索也像海中孤岛一般,对建立起真相的大陆毫无助益。我第一次发现记忆是如此重要的事情。记忆是意义留存的肉身,没有记忆,万事都失去意义,沦入虚空。那个寻找杀妻仇人的人,在遗忘的大海里无助地游弋。即使他杀死了仇人,两分钟后此事便会被遗忘。既然如此,他费尽心机的追寻有何意义?他殚精竭虑的报仇有何意义?反正最终一切都必然被遗忘。十年前的爱恨情仇血雨腥风,今天有谁清楚记得?当我们已经遗忘,当年的激情和呼喊有何意义?如是推想,今天我们的孜孜以求,在十年后不过是一缕模糊的云烟,那么今天的执着究竟有何意义?遗忘意味着背叛,我们却不得不背叛。
然而也许本不应该执着于意义,意义只是我们在现在生活的救命稻草。不要管将来会不会记住现在的痴迷与执着,历史就像电影里的那些纹身,看似凿凿,其实仍然没法相信,我们只能抓住现在的稻草。那么,成为我的下线吧,去看《记忆迷局》,去领略另外一种酷,那种破碎带来的颤抖。钭江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