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洪领奖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礼5月14日在奥体中心隆重举行。著名艺术家、当红明星欢聚一堂,共庆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及大学生电影节胜利闭幕。经过激烈竞争,被媒体誉为2005年最具情感穿透力的主流艺术影片《沉默的远山》在三十二部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与著名导演黄建新执导的影片《求求你,表扬我》一道荣膺组委会大奖。颁奖现场,由歌手刘欢、演员俞飞鸿开奖,郑洞天老师亲自将组委会大奖的小金人颁到了导演郑克洪的手上。
在纷纷绕绕的影视圈,郑克洪历来是个行事低调的人。早年,他是一个在中国诗坛有着重要地位的诗人。在他眼里,中国是诗歌的、是英雄的。诗人郑克洪身上,流淌着英雄主义的血液。全国一等奖诗歌作品《中国,同山一道崛起》和诗集《穿越红尘》把他推向了诗歌的顶峰。在我国影视界,有他这样诗人履历的恐怕很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后来的影视作品所体现的“新英雄主义”精神,与那些大气磅礴的诗歌有少有些关系。他的成名作电影《男人河》,在开创“长江电影”先河的时候,就同时获得了“诗化电影”的美誉。我们的民族需要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郑克洪把呼唤英雄、树立荧屏英雄当成自己作为一个电视艺术家的使命,电影《血溪》中独闯峡口的山里汉子、电视剧《水困古城》中的水利英雄,给我们的荧屏、我们的时代抹上了一层耀眼的亮色。而《男人河》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致力于英雄的开掘,给英雄短缺、对英雄熟悉不起来的中国影坛送来了一道亮光。在这个时候,诗人、导演和英雄的身份重合了,《男人河》取得了成功,作为国家对外交流影片在世界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展播,让全世界人民不断感动着。
近几年来,他更是超乎想象地研读历史,从上下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寻得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以至于对历史的态度和对现实的把握常常叫人无法抗拒。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关公,他身上的那种“忠义仁勇”的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克洪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英雄,而且在《关公》里赋予他一种更深远的意义:“关公精神暗合了当下中国乃至世界主流意识层面所需要的英雄主义精神。关公不仅是一代武将,更是赋予了时代色彩的精神偶像。”英雄向来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战争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是一种文化精神。《铁血长平》正是截取了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为表现空间,揭示了中华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艰难深重和为此所付出的惨重代价。片子无疑是关于英雄主义主题的,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里,秦昭襄王、蔺相如、白起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英雄情结,这一点比战争本身更重要。郑克洪以《关公》、《铁血长平》这样的中国历史题材的宏大剧作,在表现“新英雄主义”主题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到了《朱德元帅》的时候,他企图完成对传统英雄主义的完全颠覆,揭示一个“新英雄主义”的命题。一部电影与20集电视连续剧同时开机套拍。电影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曾经与元帅有过深入接触的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的角度,一个外国人看中国人,显然没有太多不相干因素的干扰;一个女人看男人也许更能看出一个男人优秀的地方。电视剧则是从朱德青年报考云南讲学堂开始,一直到解放后毛泽东为其授元勋。如果说《男人河》利用诗人的特权,在长江上完成了一群英雄的精神漂流;《关公》、《铁血长平》打上了深刻的历史文化的烙印,谱写了历史英雄的颂歌;那么《朱德元帅》一方面进入一个久远依旧鲜活的英雄传奇,另一方面让我们听到了革命英雄心灵的呻吟或歌唱。更为重要的是,片子最后解决的是要张扬一种“新英雄主义”,他所坚持的“新英雄主义”在用自己的作品传承下去。当然,片子依托和讲述的是一段历史,我们不可能忽略被历史覆盖或侵入的事实,但这不是需要担心或抵抗的问题,中国历史的精髓仍然具有活力,在吸纳融合这段历史之后,它必然会焕发出“新英雄主义”光彩。
“新英雄主义”在《男人河》、《关公》、《铁血长平》、《朱德元帅》等作品中得以体现,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无限生机。这一系列作品,是他“新英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艺术实践,更是他“新英雄主义”道路上的一座座不倒的丰碑。
处于现在进行时的郑克洪历史内蕴丰厚,英雄情结浓烈,我们有理由对他作出更大的人文期待。与《沉默的远山》几乎同时拍摄的电影《丛林无边》,没有大段落的铁马冰河,没有大场面的烽火硝烟,但同样闪耀着英雄主义的光辉。几个年轻的生命在战争和爱情的覆盖下,流出的是英雄血,盛开的是杜鹃花,实现了一种崇高美、悲剧美。目前,正在筹拍的《铁血巴人》取材于明朝正德至嘉靖年间土家族容美土司内部政治斗争及各土司之间纷争角逐,最后团结抗倭的历史,融历史事件、英雄传奇、民族风情为一体,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族英雄形象,它的面世将第一次把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推向世界。的确,近代人类世界面临的战争危机不容忽视,或者说这是人类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很根本的问题。一部影视作品当然不可能吞没和消化战争,但是作品提醒人们拒绝战争追求和平,体现出古老而又全新的人文意义。
毫无疑问,“新英雄主义”成为郑克洪艺术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胜利标志,这次在第十二届大学生电影节上的获奖作品《沉默的远山》,虽然主人公是一个小小的山区民政干部,但在主人公周国知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依旧是那种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片名虽然叫“沉默的远山”,但郑克洪却是个真正热爱并深谙电影的电影艺术家,而且并不甘心于沉默。当好莱坞强烈自己眼球的电影登上中国大陆并席卷各大院线的时候,国产片被挤在角落里挣扎着,虽然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审美体验不适应暴力、凶杀、血型和灾难,但此起彼伏的大片还是接踵而至,中国式淡然的审美被埋没在了影潮片海中,鲜有问津。多少导演制片人在迷茫中探索,是要票房还是要艺术?导演郑克洪毅然走上了探索的道路:艺术!追求纯中国式的淡然的艺术!没有大起大落和轰轰烈烈,只有的附着在沉默中那一抹淡淡的眼神。也许有人说这样的主旋律片子本来就不能依靠票房,只是宣传一种思想,但就算是只为宣传而拍,也要做到尊重艺术,尊重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审美艺术,再次谱写了一曲“淡泊明志,清净至远”的高山流水。
《沉默的远山》重新塑造了一个走下神坛的主旋律“英雄”人物,他默默地走向了远山的彼岸,再也没有回来。面对妻子的无奈,他无言;得知不久于人世时泪水滴在香烟上,他无言;弥留之际看着妻儿围在身旁,他还是无言。一个如此沉默的人却将满腔热诚给了生他养他的土地,给了那些质朴的乡民。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站在神坛上让人们顶礼膜拜的人物,而是你身边一个普通的民政干部,或者说就是你的乡亲。这样的英雄不再是以前那种高大全的“神”,他只是歌普通的人,你身边的人,你心里的人。
为了拍摄影片《沉默的远山》,郑克洪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采访,挖掘出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表现形态上,大胆的走上了一条回归电影本体之路。平凡的人物故事、舒缓的镜头语言、纪实化的表现手法、质朴的表演形态,突破了同类型影片传统意义上的影像形式,探索出了同类型影片创作的一条新路子,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影片拍摄完成后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首映式,中宣部、中组部、民政部、国家广电总局、湖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和首千余人各界干部群众观摩了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随后《沉默的远山》应邀在首都各大高校巡展并举办了该片影评人研讨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认可和普遍好评。对于该片在本土电影创作上的探索和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次大学生电影节得奖后,郑克洪表示,很高兴影片能够得到大学生电影节的肯定,这对我来说是个莫大的鼓励。但这才是第一步,后面影片将在湖北率先上映,此外,导演郑克洪将凭借本次得奖的东风进军国际电影节。目前,影片已经接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柏林亚太影展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即将环游世界,希望幸运之神继续垂青《沉默的远山》。
附:导演郑克洪简历
郑克洪:
我国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班毕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传媒中心副主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电影部主任,中国青年导演创作集体主席。
早年从事诗歌、剧本创作,后担任导演,拍摄多部优秀故事片和电视剧,多次获奖。
电影:《男人河》、《沉默的远山》、《丛林无边》等;
电视剧:《彼岸的呼唤》、《水困古城》、《朱德元帅》、《铁血长平》、《关公》等;
电影文学剧本:《血溪》、《灿烂野百合》;
其他:《电影知识辞典》、诗集《穿越红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