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斯的复仇》之前,我就复习了很多以前的资料,毕竟28年的时间太长,很多情节已经随着岁月逐渐淡忘。但看了很多冗长的情节介绍之后,反而弄得人如坠五里雾中。其实这部片子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那就是乔治·卢卡斯要向大家最后介绍一下黑武士的来历,从此将星战系列划上一个句号。
那个在以前的片子中永远不以真面目示人、每次出场都让观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的
人,果然是卢克之父!
以前看金庸的书,觉得很精彩,但真正让人佩服的是,他当初写书的时候,是以连载的方式在报纸上发表的,每天一段,最终集结成书之后,所有的情节基本上能丝丝入扣,这种弯来绕去的功夫才是真本事。
那么,卢卡斯在28年前,是否就想到了所有续集乃至前传的结局呢?我想他不至于当初就构思好了将来会发生的一切,但他拥有和金庸一样高超的承转起合的功夫。这部前传难就难在之前和之后的事情都已经演给观众看过了,它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将其他集子里所有的情节和细节紧密地串联起来,同时要照顾到自己的故事性。
大师就是大师,就像那些绝地武士中的大师一样,卢卡斯果然做到了,只要他想做,他总能做到。虽然有些情节值得推敲,但大的情节还是基本上能连接无误。
其实,对细节的探讨只适合那些专业或半专业的星战迷。对于更广大的普通观众,更关心的是场面的精彩壮观与否,情节的紧张刺激与否。这一点上,《西斯的复仇》只能说是勉强做到了。虽然有那么多特效镜头,大场面也不时出现,画面也堪称精致,但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真正能抓住观众的心的部门,只有那几次光剑决斗:奥比旺和阿纳金师徒对决,尤达和议长之间的大师级决战,确实扣人心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让普通观众最为期待的特技效果美则美矣,却了无新意,没有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镜头出现。不像在《黑客帝国》中,每一集都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好创意。28年过去了,最能抓住观众的还是最早就有的光剑比赛。在高科技武器横行的星球大战时代,在电脑特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最吃香的还是类似于亚瑟王时期的冷兵器战斗。这与其说是前传的成功,不如说是当年正传的功劳。经典已经成为历史的坐标,前传还是在吃正传的老本。
当然,创造了很多精美画面的卢卡斯也许并不看重这些,他在谈到《西斯的复仇》时说他对这部片子期待最大的并不是特效,而是感情戏的刻划,尤其是对阿纳金,有几次催人泪下的情感戏,这部片子堪称“太空泰坦尼克”。
他的老朋友、《泰坦尼克》导演斯皮尔伯格马上来帮他打气,说自己不仅喜欢拍科幻片,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星战》迷。斯皮尔伯格说:“上个星期我看了老朋友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3》,在影片的最后,我不禁落下泪来,因为实在是太奇妙了。这是三部前传中最出色的一部,也是人们所能够想象的卢卡斯最好的结束方式。影片的结局很壮观,而且非常黑暗。”
斯皮尔伯格的眼泪是大师的眼泪,弥足珍贵,所以这部戏要使普通观众流泪实在是太艰难了。阿纳金那几场感情戏的刻划其实都比较仓促,因为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需要和前后几部片子对接的地方太多了,根本不可能给他足够的表现空间。无论是他对快临产的夫人割舍不下的爱情,还是他同师傅“生死与共”的友情,来得突然,转变和消失得更加迅速。如果真有观众因此片而流泪的话,也不大可能是因为阿纳金的感情戏,而正如斯皮尔伯格所说:“观众看了也一定会流泪的,因为星战结束了。”
至于影片想要表达的内涵,比如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的一纸之隔,都淹没在激光炮的轰鸣和光剑的闪烁之间,只能浅尝辄止。观众是来看打仗的,不是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何况,能力超强的阿纳金都在瞬息之间被黑暗势力将他的人生观彻底颠覆,普通观众就算受了教育,一出电影院大门就全都原形毕露了。
《星战》确实该结束了,虽然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这一幕,但卢卡斯就像在宫殿里打进了最后一个榫头,把左右的东西都连接在了一起,终于完成了他史诗般的巨作。和屏幕上不断飞来飞去的大小形态各异的飞船相比,还是R2D2、C3PO、尤达、激光剑和黑武士这些最古老的东西成为了记忆中的永恒。(许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