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骂她的人,她感到有些伤心,并昂然表示:“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用的,我要坚持做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让他们内疚,让他们知道我一点都不软弱。”
“还有人要我去看心理医生。其实我看过心理学的书,自己就是业余的心理医生,还帮助过别的女孩子。”她反唇相讥,“我觉得那些在网上胡乱骂人的人,才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太好玩了!”在北大教书的青年教师胡续冬每天给学生上课,经常讨论的就是关于芙蓉姐姐的BLOG、贴图、八卦的最新进展,“芙蓉姐姐绝对不是文艺青年,她基本上还是一个与都市时尚、与80后的炫酷艺青气质并无关系的前小资时代的淳朴女青年,但她却成了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最前沿的大学文艺生活的关键词。”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芙蓉教”的一个“小莲蓬”,刚刚完成论文答辩的清华硕士bigapple。
——你初始认知芙蓉的感觉?
——就是跟大家一样啊,觉得特自恋,神经病。
——为什么对她感兴趣?
——就是好奇啊,觉得她特好玩,就想看看在现实生活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生存的。
——喜欢她吗?
——开始就是觉得好玩儿,现在越来越觉得她了不起了。她面对那么多的指责诟病,也没有还口,心态挺好的。
——你怎么看待那些骂她的人呢?
——我觉得他们特别不对,一群人围攻一个人,这是文革作风——她怎么说也是一女孩儿啊,挺单纯的。开始他们可能觉得芙蓉就是一个属于清华以内的笑料,结果现在,芙蓉火了,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围了,他们就接受不了了。
——芙蓉为什么会写出和她个人实际情况差距很大的文字来呢?
——大概是极度自卑吧,然后就产生妄想。但这也就是她的一个阶段而已,最近的表现跟普通女孩儿并无二致啊。
林可的自我世界
从网上流传的“自传”来看,芙蓉姐姐(也叫林可)的个人世界是自成一体的。她构筑了一个完整的自我世界,她热烈地赞美这个世界,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休憩和满足。她选择性地接受了别人对她的评价,有效地进行了筛拣,只留下了美好的一部分给自己。令人惊讶的是,初中时同学一句“美黛玉”的戏言,让她十几年后仍然铭刻在心,不能忘怀,成为证明自己“美丽”的证据之一。
林可吃过许多苦头。1997年6月12日的车祸,她的手、脚粉碎性骨折。她给我们看她的左手(手上的饰物据说是为了遮掩伤疤),讲述当年的伤情。“还留下了内分泌的后遗症”,“皮肤和容貌也大不如前”。
提到父母时她言辞简约,“我很崇拜他们,他们给我很多感动。我们家是三个孩子。”“我从小不合群,有一种‘幽怨’的气质。”
考研的时候,她很节省,住在北大清华附近的平房里。有时就买一些蔬菜,用白水煮来吃。房东欺负她,她也忍受了。没有澡堂洗澡,她就洗冷水,有时冬天也用冷水洗澡。她买许多衣服,但经常,一身衣服连带鞋子才20元,可是“很漂亮”。她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网上流传她在清华某系跳舞的视频,她解释说自己并非不速之客,是系里有人邀请她去的,因为当时“她在北大跳舞很有名”。
现在比过去好。她终于明白考研并不适合她。她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做教育、经济类的图书,她相信自己有各种禀赋,跳舞、唱歌、写作、插花、做饭,而自己身材、容貌、气质都“很出众”,而最让她感到安慰的,是比她小5岁、身高1.82米的“哥哥”。
“哥哥读研一,平常忙,少上网,也不去看BLOG。他非常爱我,毕业后要娶我。我是一个很自重的女孩子,不会让男孩子进我家门,拉手也不让。现在很多男孩子是从性发展为爱,而不是从爱发展到性。”
“他有时到我家,帮我洗衣服,因为我的手受过伤,不能用力。我则帮他剪头发。”她笑嘻嘻地:“我觉得哥哥不够白,不够有才华,不配我,我要跟他分手呢!”
一个心理学系的学生推测:芙蓉姐姐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幻中,拼命用自己很强的一面来掩盖自己很虚的一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说过,潜意识觉得自己无能,所以会拼命去证明自己全能。如果幻梦破灭,这样的打击会非常大。
[上一页]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