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纷纷出了新作,贾樟柯的《世界》、王小帅的《青红》,现在是张扬的《向日葵》。张扬与他们不同的是,他以往的作品如《爱情麻辣烫》、《洗澡》等都是正常公映的,而且透出更明显的商业气息,不过这次的《向日葵》,张扬倒是注入了更多的个人色彩,在父子这个他一向关注的题材上,表现出非常私人化的自传色彩。《向日葵》是一部成功地将个人经历和大时代大历史结合的影片,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犹如看着一部自己的成长史。尽管影片后半部分力量减弱,但仍不失为一部成功之作。
《向日葵》分童年、青少年、成年三个段落,父子关系的角力也在这成长过程中一步步变化发展,其中以童年最为出彩,是影片最浑然天成的段落,俯拾皆是生动细节。尤其是地震和孩子开口叫爸的两段情节,很有触感。1976年地震刚完,喇叭里传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人群呆立、气氛肃穆,不禁令人觉得那可真是动荡年代的尾声,人们内心皆回荡着轰烈的余震。接着是父子在河边小睡,晾着的衣服被风吹走,父亲去追,孩子从惘然中醒来发现爸爸不见了,然后开口叫了第一声“爸”,哭了起来。这一段的处理简直令人情绪奔涌,堪称神来之笔。河岸边树林里清澈而惘然的情绪成功铺垫,然后是每个小孩童年都有过的那种感觉,害怕就此被弃置荒野,如此生动而切身,父子在感情上的第一次相互承认也就此成功建立。
但之后的青少年叛逆时期和成年重新认识父亲时期,影片在情感上的力量却在一点点削弱,成年演员的表现也反而没有扮演儿童时期的演员来得出色。孙海英作为片中的第一主角应该说表现尚属合格,但难免带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后符号化和格式化的演出,不过这可能也正是导演选择他的原因。扮演妻子和母亲的陈冲则依然具有实力派女星的沉稳和细腻,是片中发挥最稳定的一个演员。
《向日葵》依然具有张扬作品的典型特点,就是流畅的叙事,可能不像他以前的作品商业性那么强,但是仍然保持了张扬与其他第六代导演截然不同的气质—— 健康积极的心态,这种不摆谱、不自恃、不故作姿态、健康叙事的心态是能从根上让人感觉到的,这是我十分欣赏张扬这位导演的原因。他导演的《爱情麻辣烫》这类都市爱情片本应成为中国的主流商业电影,但不知为何却是昙花一现,没有形成风气。张扬是内地少有能拍出城市感觉的导演之一,在《向日葵》中的那些熟悉的北京的建筑,也难得地流露出城市的意味,虽然与此相应的是胡同的拆迁和消失。
今年对于内地导演,似乎是以个人来写史的一年,顾长卫的《孔雀》、王小帅的《青红》,再到张扬这部《向日葵》,导演的目光不约而同望向了七八十年代绵密而深远的个人记忆。与充满时代压迫感和整体责任感的《孔雀》和《青红》相比,《向日葵》关于父子之间的记忆更个人也更恒久,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在其中纠结得更为紧密,却也是惟一洋溢出时代温情的一部作品。面对也许联系着一部分自身的记忆,张扬的目光似乎更加平和,这也更让人看到这位年轻导演的良好心态,也是让人期待他下一部作品的理由。表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