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的影片《长恨歌》,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不整个一现代上海版的“金瓶梅”吗?
小说《长恨歌》很有名,可惜至今无缘拜读,但大名是早就如雷贯耳了,小说的情节也大致了解一些,好像是通过一个“上海小姐”的王绮瑶大半辈子的人生起伏和几个男人的情感纠葛,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精致、破碎的上海旧梦。小说时空跨度很大,涵盖新旧两个
社会,作者王安忆的文风也颇有四十年代上海滩才女张爱玲的味道。据说小说出版后极为畅销,被不少小资人士奉为经典。
对于这样一部改编名作的电影,观众首要的评判标准是它是否忠实于原著。传闻影片在内地上映后,遭到不少王(安忆)迷们的抗议——原因主要是导演对原作大刀阔斧的删改让人无法接受。别人有别人的理由,对于我这样一个没看过小说的人来说也许在这方面是不应该有什么发言权的。原来以为,没有了先入为主,也就不像“王迷”们那样苛求,心态会宽容一些。但连我自己都万万想不到,这部108分钟的电影不仅看得我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甚至看完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这是当年拍出《胭脂扣》、《阮玲玉》的那位关锦鹏的作品吗?不会是哪位浑水摸鱼之流打着关大导旗号的冒名顶替之作吧?因为无论从剧本、叙事、制作来看,这都像是一部漏洞百出、乏味之极的情色闹剧!
让港味十足的郑秀文操着一口浓得化不开的香港普通话去演绎一个弄堂里长大的上海小女人,这是否真实先暂且不去评论它。单说王绮瑶和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五个男人,除了梁家辉扮演的红颜知己,在我看来,这位电影中的王小姐对其他若干个男人的感情进展简直比“神六”的升天速度还要快:上一个镜头还只是和胡军扮演的国民党接收大员在公众场合打了个照面,下一个镜头就已经是两人光溜溜地滚在床上,咱都说好莱坞大片爱玩“一见钟情”,但也没这么快就“直冲云端”的,大概也只有人家NC__17级的电影有这种“加速度”吧,何况这还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旧中国一个小姑娘的初恋啊!至于第二段感情——跟吴彦祖扮演的富家子的相爱过程也相当无厘头,第一个场景在医院,两人还不怎么认识;换了个场景——夜色如水的街道,就已经开始勾肩搭背了;再下来一个镜头又是出现在床上,此时女的居然深情款款地告诉男的:已经怀上对方的孩子了?!整部戏的节奏拍得如同温吞水一般的关导在这方面却异乎寻常的“提速”,简直不可思议。(我看本片在爱情戏的蒙太奇组接之简洁、生猛可以创下中国电影吉尼斯记录了)于是乎,没有任何情感铺垫、没有任何心理依据,长着郑秀文面孔的王绮瑶在108分钟的影片中,像一个花痴一样的爱着身边出现的各色男人。看到年过半百但却依然有着三十岁面容的王绮瑶和黄觉扮演的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如山洪决堤般的床戏时,我不禁哑然失笑:这肯定不是王安忆笔下的那部《长恨歌》了,完全成了《金瓶梅》的现代上海版了,这关锦鹏和郑秀文联合打造出来的王绮瑶不就一活脱脱的现代西门庆嘛!而且还是一女版的西门庆!
真是太搞笑了?!《长恨歌》变成了《金瓶梅》?!一部本应小资味十足的严肃文艺片居然让我等产生了如此大的审美错位!
原因何在?同样是香港导演的张坚庭作出了很中肯的分析,他在一篇《长恨歌》的观后感中指出,导演对解放后的中国没有深层体验,缺乏历史角度的认知,所以这位曾拍出过《表错七日情》、《表姐你好啊》等佳作的资深导演得出一个结论:香港导演永远拍不好新中国。
此话可谓一语中地。
虽然此前关锦鹏在《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中营造出了很好的旧上海风情,但那是源于今日“东方之珠”的香港跟昔日“十里洋场”的上海毕竟在文化根源、精神气质方面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使得导演对那段文化并不陌生。相反,新中国特殊的意识形态背景对于从未在内地生活过的香港导演来说显然把握起来“力不从心”:尽管影片时间上横跨了半个世纪,尤其是解放后的历史涉及到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但导演明显进行了回避,仅仅通过大街上零星的标语口号和收音机里各个时代流行的革命歌曲“虚晃了一枪”,只好把大部分笔墨放在女主人公王绮瑶和先后出现的几个男人的感情描写上,而对新中国历史不熟悉也使得来自香港的导演和演员们无从把握人物解放后的心态变化,所以本应多姿多彩的感情戏只剩下了干巴巴的情欲,一个在爱海中翻转浮沉却几度失落的上海小女子最终只能在观众面前沦为西门庆、潘金莲式的“花痴”,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关锦鹏的失败、张坚庭的提醒告诉我们,一个电影导演,一定要拍自己最熟悉的题材。文 / 曾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