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伎回忆录》前天在日本全球首映,章子怡白色裙装甜蜜可人,杨紫琼绿色小西服中性大方,现场独缺集性感和端庄于一身的东方天后巩俐,但愿在中国首映的那天,能够看到巩俐和章子怡同台亮相,虽然张艺谋前往捧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两代“谋女郎”的PK,确实颇有纪念性。
虽然巩俐和章子怡都出演过《2046》,但那算不上正面交锋,而中国导演能让这两
位女星正式合作的人选着实不多,观众最期待的人选当然是张艺谋,不过张艺谋和巩俐十年后的再次合作还未正式公布,所以两代谋女郎的切磋就只能先交给好莱坞办了。好莱坞看中的是东方文化的卖点,和几位女星在亚洲的号召力。
巩俐和章子怡对好莱坞而言就是最有知名度的中国女星,但是对于中国观众,她们俩代表的恐怕就是张艺谋的两个时代———上世纪80年代的《红高粱》和2003年的《十面埋伏》,张艺谋的美学高峰和商业高峰分别有这两位谋女郎的痕迹。所以至少中国观众期待《艺伎回忆录》是在期待巩俐和章子怡,两位女星的对手戏越多越好,尤其是巩俐因为嫉妒扇了章子怡一个耳光这样激烈的场面,简直令人浮想联翩。
至于所谓“艺伎”代表的东方文化,基本上很难想像西方导演能够处理得好。
东方导演介入西方取得成功的例子有李安,但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西方导演表达东方文化,则大多是居高临下的猎奇心理,很少有真正深入其中的。这当然和文化的强弱势有关,好莱坞要拍的就是西方观众想像中的东方,作为普通观众在这个前提下,恐怕看个热闹也就够了。
比方说像汤姆·克鲁斯拍的《最后的武士》,你能说它表达出了武士道精神?若作此理解的话,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在天有灵恐怕都得寝食难安。只能说,在传统东方文化渐渐消逝的今时今日,通过时髦现代的好莱坞作品促使人们还能有兴趣回首其中,就已经是一个贡献,这大概是对旧时代精神逝去的悲观主义者内心难得一现的乐观一面。同样,乐于见到谋女郎的同台PK,恐怕也是出于类似的微妙心理。
张艺谋的不同电影时期有着不同谋女郎的鲜明烙印,因此巩俐和章子怡身上也同样打着不同程度的张艺谋作品烙印。相比较而言,巩俐的谋女郎烙印要比章子怡更难以磨灭,这没准与上世纪80年代纯粹的艺术气候有关。巩俐不再与张艺谋合作之后,基本上没有推出过能够超越过去的作品,《周渔的火车》、《爱神》这样的作品似乎都只是在浪费这位数一数二的华人女演员身上的爆发力。在别的导演的电影里,巩俐仿佛只能作为一个苍白的性幻想符号,但在张艺谋的作品里,她曾经是个切实拥有自我的女人。而在21世纪春风得意的章子怡,则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拓展能力,从李安到王家卫,从日本到好莱坞,章子怡尽她最大的能力走好了演艺生涯的每一步。不过尽管如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美,巩俐身上的气质及她在媒体和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是目前的章子怡不可企及的。当然,章子怡就是章子怡,她不必成为巩俐,观众爱看的,也是两代截然不同的谋女郎。北京影评人 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