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断背山》,从小说看到电影,又从电影看回小说。两相对比,李安把真实的山水描成了画卷
那个遥远夏日,断背山上,最令杰
克记忆、渴望,却又无从理解的感觉是:恩尼斯从身后靠近他,抱住他,以沉默的
拥抱满足彼此共享而无关性爱的饥渴。”
这是小说里的一句,电影里杰克的一个回忆画面。他站在渐灭的篝火前昏昏欲睡,恩尼斯从后面走过来,搂抱住他,轻声细语。周围与灵魂都一片寂然。
这就是我们的爱情,我们都该拥有的爱情,只此一刻的样子,就这样和他在一起,好日子,坏日子,老死,早死,天塌地陷,都好。
这个画面足以表达我一直记忆在心的句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关于《断背山》,从小说看到电影,又从电影看回小说。两相对比,李安把真实的山水描成了画卷。其实,关于这部电影,我们已经不能再说什么。李安的能量是水墨山水的能量,浸渍的水印,无话可描。看着,便是照映自己的过程。那些所谓牛仔文化、社会矛盾一类都是题外话了,任何时代任何境遇下,都有这样艰苦忍耐、深埋土中、无法言语、注定无果的深情,电影中的社会背景只是发生条件。你也可以找到其他条件,放置一对苦人在其中,另外演绎,总是殊途同归:“爱得秘密,从而珍贵无比”。在情感表达的本质里,表象终归是一种借喻。
所以,李安的镜头兴趣只在山水间,夜晚星空篝火,白日清水朗风,两个灵魂自在其间相依流动,上天只能这样陪伴他们的幸福与悲凉。与爱情所谓相关的行为动作只是情节铺陈的需要,点到即止,成为副本。恩尼斯童年的恐怖记忆和牧场主鄙弃探究的眼神,是自古以来许多“秘密”所能享有的待遇,对于不能了解未曾介入的东西,旁观者常常这样给予。
所以阿尔玛离婚之后依然愤懑,这愤懑来自她自以为的冤屈。站在深情对面,冤屈是无从而来也无处着落的,阿尔玛不能明白这一点。她的爱是沙砾,没有机会成长。而山却很深,很厚,很老,老到波折太多,感受的无意义比有意义还多,希求自然不同。
但阿尔玛说了一句对的话:“你不是爱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你是爱杰克。”这句话准确命中真正爱情的取向,因为这样的取向,爱情所以真实。有了这句话,再探讨同性异性之爱,已经没有根基。摸爬到断背山那一刻,便自有感受:爱无界,它在爱情之外,深情之内。
岁月冲刷,生活是一如既往的粗糙,为了活着简单劳作,从未细致过,恩尼斯的住所逐渐空荡,离婚后更简易到躺下能睡就好,脚步也渐渐凌乱。杰克的凌乱在内心,渴望的刻痕越来越寂寥,在重压下的二十几年,两个人挤压着自己全部的痛楚。年轻结实的肚皮熬得软塌了。杰克不死,有朝一日,两个浑身皱褶的干瘪老头子能去往哪座青山?
杰克死了,恩尼斯原本就自然坚忍的情感更无处可喧,只剩了深藏再深藏,他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演化成肉身的断背山,即便不能,也终于会成为一块顽石,深埋断背山。他已经被那段日子淹没,那是他的过去和未来,是他的一生,只没有了现在。他只能呼吸在记忆的岩洞里,其他一切已经是土壤外的空气,不能养活他。
怀揣深情和秘密,坚忍一生,也或者醒彻一生,然后孤身离开。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无人同行,蚂蚁死去,不知何方。一切随之而去,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再无誓言机会,“我发誓”,在这一世无根,在下一世便无痕。
我们的灵魂都曾经绽放,然后为此埋葬。张晓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