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爱我就给我跳支舞》专题 >正文

评论:音乐剧的中国之路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15:38 《环球》杂志

  《狮子王》《国王与我》《西区故事》……2006年,在中国城市的舞台上,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经典音乐剧。

  欧美音乐剧到中国掘金究竟预示着什么?中国本土音乐剧将走向何方?一场发生在娱乐产业领域的中外对决似乎正向我们走来。

  四大势力冲击中国音乐剧市场

  中国音乐剧爱好者最熟悉的名字是韦伯,他制作的《猫》和《剧院魅影》让许多国人第一次体验到了音乐剧的魅力。而在2006年,继韦伯以后,将有四股国际势力对中国的音乐剧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是

迪斯尼。该公司为拓宽经营范围,在10年前开始从卡通电影王国向音乐剧转化,目前共制作音乐剧5部:《巴黎圣母院》《阿依达》《戴维王》《美女与野兽》和《狮子王》。

  不久前,上海大剧院与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上海宣布,将于7月18日推出音乐剧巨制《狮子王》,并至少演出一百场。这是在上海演出的当今国际演艺市场上最热门的音乐剧,也使中国成为除英、美、澳大利亚外的第四个演出英文原版《狮子王》的国家。

  上海大剧院曾成功运作了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之声》和《猫》,去年又连演百场《剧院魅影》。他们希望通过《狮子王》的引进,再度打出“国际经典”牌。

  二是百老汇著名的尼德兰德环球娱乐公司。它与北京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百老汇)。2006年2月16日,东方百老汇获得营业执照。此前,它已获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至此,为期三年之久的合资公司创建过程终于完成。

  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陈纪新曾表示,在2001年举办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演唱会之后,她一直在寻求新的出路,最后决定借鉴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的经验,做剧院管理公司。通过与尼德兰德公司合作,可以借鉴它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

  三是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该公司集合了两个纽约百老汇著名的制作团体,于2004年与上海大剧院共同制作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这是百老汇音乐剧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巡演,每个城市演出的出票率均超过95%。

  2006年他们计划在中国巡演的剧目有《安娜与国王》《西区故事》《乱打》和《绿野仙踪》等。他们手中还控制着百老汇非常好的品牌资源,如《42街》《灰姑娘》《金牌制作人》《霹雳发胶》《理发师陶德》。

  除了巡演美国制作的音乐剧,该公司还计划制作中文原创音乐剧,如《爱我就给我跳支舞》。此剧讲的就是一个关于音乐剧的故事:一帮年青人在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成音乐剧演出的过程中,发生了动人的爱情。

  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表示,他们回到美国后将立刻探讨如何将电影剧本改编为舞台剧本,然后由他们的制作公司在中国制作,再在全国乃至亚洲进行巡演。这将是百老汇亚洲公司计划在中国本土制作和巡演的第一部原创华语音乐剧。

  四是著名音乐剧制作商麦金托什。他曾参与过《猫》《剧院魅影》《西贡小姐》等多部音乐剧的制作,也是最早将音乐剧引进中国的西方音乐剧制作人之一。

  上个世纪90年代晚期,在尝到了音乐剧进入中国的甜头以后,麦金托什一直在致力于让他的公司在中国平稳运行、扎实落地。但他明显后继乏力,只能靠吃“老本”持续中国的经营。去年年末,他已经与中国演出公司和上海大剧院联手,在全国选择演员,计划在几年后推出《悲惨世界》的中文版。

  2006年,随着各股国际势力凭借手中优秀的版权资源纷纷向中国音乐剧市场渗透,内地音乐剧市场正在新一轮博弈中重构。

  什么叫做音乐剧

  面对目前中国音乐剧市场上国外剧目占据半壁江山的现状,其实我们不必担忧,相反,这是中国音乐剧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借助经典将中国市场炸开,可以培养本土观众,为本土剧目打下基础。同时,中国娱乐企业也期望在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中掌握对方的经营经验和营运模式,以发展中国的音乐剧事业。

  然而,回过头来考察中国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市场,却发现很多人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音乐剧知识的贫乏,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自以为是。这让人感觉到:虚火,是中国音乐剧现状最显著的特征。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主要是因为中国创作团队没有经历过正宗音乐剧的洗礼,能看的资料又很有限,对音乐剧独特的创作方法、格律和审美趣味,缺乏深入研究。他们认定,有歌有舞有故事就是音乐剧,韦伯和法国音乐剧就是音乐剧的典范。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而很多人一看到音乐剧有市场,是个音乐人或舞蹈人,是个导演或老板,就敢抛头露面挑起音乐剧创作的重担。于是,国内不断有不是音乐剧的歌舞剧在打着音乐剧的标签招摇过市。

  那是在进入20世纪后,“西风东进”带来“文明新戏”(也就是后来蔚为大观的“话剧”)运动,于是后来便有了在“吸纳新潮,脱离陈套”口号下由话剧声音“歌化”、动作“舞化”而衍生出来的中国歌舞剧表演方式。

  但无论从歌舞形态还是整合质量来说,歌舞剧根本无法与音乐剧相提并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歌舞剧是古典戏曲向现代原创华语音乐剧发展的过渡。它的创作方法和审美趣味与来自于美国的音乐剧相差甚大,根本就不是一棵树上结出的果实。

  虽然古典戏曲、近代歌舞剧和欧美音乐剧从“歌舞叙事”之根上说,都属于歌舞剧之列,但只要我们仔细追寻他们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源,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中外歌舞叙事发展的“三驾马车”:古典歌舞剧、近代歌舞剧和现代歌舞剧。

  如果说作为古典歌舞剧的戏曲和作为现代歌舞剧的音乐剧已经由米做成酒,形质皆变,从而散发出醉人的芳香的话,那么,近代歌舞剧充其量只是由米变成饭,因而需要升华。

  目前许多原创华语音乐剧虽然自称为音乐剧,其实还处在“夹生”状态,离变成芳香醇朴的美酒还差得很远。

  原创华语音乐剧存在的问题还不止这些。在音乐剧制作、营销手段和盈利模式上,国内从业者也同样表现出徘徊与迷茫。苛刻一点说,中国音乐剧界整体折射着原创华语音乐剧创作被动、观念落伍、市场失衡、脱离受众需求的状况。

  原创华语音乐剧正在迷城中徘徊,出路何在?方向只能是:静下心来多学、多看、多练,善于从西方经典音乐剧中学习正宗传承的创作经验和音乐剧固有的方法与格律,不能再盲目跟风。同时,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市场经验和经营模式。

  原创华语音乐剧需要的是升华,而不是浮华。

  音乐剧与民族精神

  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一个日益扩大的音乐剧剧目汇集之地。种种迹象表明,音乐剧在中国的前途不可估量。所以,现在我们在音乐剧界所做的一切创作活动、制作活动与营销传播活动,可能会影响未来十年中国的又一个娱乐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每做出一个决定,都必须小心谨慎。

  在燃情音乐剧网论坛,总版主“海上生明月”表示:“只有民族化的文化生命力,才能复活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图腾与生存意志。”

  但对此许多人都缺乏认识,更缺乏关于音乐剧娱乐与民族文化和国际形象如何互动的考量。

  在思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问题,并努力建设“东方戏剧”的过程中,最具有“自觉意识”的是韩国的艺术家。他们不仅有比较成功的艺术实践,而且有明确的创造意识和艺术创作上执著追求的精神。

  比如韩国的诺特剧团。这只是一个生活在韩国江原道文幕的一个小村庄的“戏剧共同体”,剧团成员在共同体内集体生活并从事创作,但他们奋斗的目标却是“戏剧表演的世界化”——即通过他们的表演,“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观众都能看懂,与持不同语言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演员、舞蹈家、演奏家都能交流”。

  为此,他们一直在寻找那种包括声音、形体、舞蹈、打击乐等在内的“一种世界可以通用的话剧舞台语言”。

  而在中国,当大不列颠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正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日本“四季剧团”掌舵人浅利庆太也说他后半生最大目标是进入中国的音乐剧市场时,中国的音乐剧是否有这样的自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