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专题 >正文

新世纪周刊:列孚-香港电影从来不怕好莱坞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8:57 新世纪周刊

  他不掩饰对香港电影的偏爱,坚持香港电影的出路,不需要改变什么,而在于固守本土特色香港影评人列孚亲历并观察、研究香港电影几十年,不过对于金像奖他的兴趣不大,总是寥寥数语带过,或许是不舍、也可能不忍。当话题突然拐到香港电影,他的话明显多起来。作为香港最资深的影评人之一,列孚见证了香港电影工业的起落。

  他不掩饰对香港电影的偏爱,坚持香港电影的出路,不需要改变什么,而在于固守本
土特色。他甚至已经看到了复苏的契机。

  新世纪:今年的金像奖好像是非比较多,你怎么看待这届金像奖?

  列孚: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它是在香港电影低谷中的一次挣扎,2005年整个香港电影表现并不理想,无论是出品数量、票房还是各种其他数据,都跟香港电影黄金年代不能比。但同时,今年是第25届了,这又说明它仍然很有生命力,25年对于一个电影奖来说也是不容易的。

  新世纪:入围导演、演员几乎清一色老面孔,作品也乏善可陈,这届金像奖似乎没什么惊喜。

  列孚:惊喜还是有的,像《如果·爱》,也算一种全新的尝试吧。《黑社会》也是不错的大制作。再说周迅,是大热门,她也算不上老面孔。

  新世纪:业内似乎都在传说,周迅的影后有内定嫌疑。

  列孚:没有、没有。

  新世纪:入围影帝的4位演员,都是出道多年,平均年纪至少40岁,这是否说明香港电影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

  列孚:也不能这么说,看你要从什么角度去看。其实好莱坞也一样啊,五、六十岁拿影帝影后,这是正常的。除非你年轻人特殊、很有才华,有特别出彩的表现,否则你想达到炉火纯青的话,没有一定年龄是做不到的。

  新世纪:这届金像奖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列孚:我最感兴趣的是,将在之前24部获奖影片中,选出一部“25年来最佳‘最佳影片’”来。

  新世纪:有评论说这个环节是个噱头,让人觉得身处低谷面对往日繁华,不免感伤。

  列孚:我不觉得伤感,从1981年到现在25年,金像奖不断给予香港电影更多关注和进步探讨,这应该是一种骄傲。

  新世纪:越办越冷清的金像奖,是否标志香港电影衰败到了底谷?

  列孚:不至于。相对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那个黄金10年,港片是有些衰败。90年代中期开始,港片因为一些环境的因素和盗版冲击,开始走下坡路。一个是环境,那时候台湾市场没有了,换了一个大陆市场,但是正因为大陆跟香港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一个落差。所以有人就说,有了大陆市场,香港电影反而是两边不讨好了。一味迁就大陆市场,就没了原有那种本土文化感。如果这样,就不能让本土观众喜欢,但如果不改变,那么除三角地带就别想打出去了。只能说,香港电影现在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吧。

  新世纪:你的意思是指,香港电影的衰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列孚:有客观有主观。客观原因造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影响。而主观原因是指制度的不健全吧,比如市场调节的控制。举例来说,演员片酬预算,一部片子的成本中演员片酬占很高,那么它分配给其他方面的就不多了,也就可能造成整个拍摄、制作过程的粗制。这些情况都有。

  当然还有一点,香港电影主要的电影市场是类型电影,比如一直以来动作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类型,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远处在兴盛期,高潮过去就会是低潮。所以这都是正常的。

  新世纪:你提到演员片酬问题,据说现在港星的片酬还在不断高涨,另一方面却是电影经济的不景气,这样岂不就形成一个怪圈了?

  列孚:对啊,这个也跟客观原因有关,比如非法的盗版市场。为了保证收益,发行商就会对人选提出要求,要有一定保障。而有票房的演员阵容一定是够分量的,如果分量不够,发行商一定会想办法补齐。

  新世纪:去年底,刘德华提出愿奉上全部身家,联合成龙周星驰等4位影帝拍一部好片来挽救香港电影,这个“五影帝救市论”还引发了不小风波。这件事业内如何评论?

  列孚:每个人对于“救市”的解释不同。所谓五大影帝组合一部片子来拍,当然这也是一种想法,但是这想法不能根本解决什么问题。五大影帝哪怕拍上一个系列,总会拍完,拍完怎么办?前几年的《无间道》就有几大影帝嘛,但不可能永远都拍《无间道》,是吧?对于这件事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新世纪:说到《无间道》,这部片子已经被放到一个极高的位置—“香港电影的救世之作”,但也有评论指出,该片艺术内涵和摄制技巧并没有多高造诣,只是剧情取巧,再加上你说的影帝效应,成就了高票房。它算不算是香港电影人自救和安抚人心的一个筹码呢?

  列孚: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个剧本从创作开始就没有这个想法,是救什么的电影。只是麦兆辉这个编剧在这样构思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很成熟,跟一般的所谓黑帮片不一样。到基本写好了等投资者的时候,也不怎么顺利,后来才由寰亚开拍。所以它只能说是电影生产过程中很正常的一个规律,而不是刻意去为什么救市而做。

  而《无间道》的成功首先就在剧本,“无间道概念”的制作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无间道》本身的成功就是对香港电影不重视剧本的一个提醒。《无间道》的成功完全在于它的剧本,它的故事,以及对“双面人”的描述。最近香港发现了一个真实的双面警察。电影纯粹是从创作、虚构出发,为香港电影注入了一种新的元素。

  新世纪:有评论说,香港电影始终沉溺在过去的圈圈里,固守本土化,而不作改变。

  列孚:固守本土化,恰恰是香港电影不断发展的根本。就黄金年代的香港电影自身发展来说,一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本土文化特色。它不同于过去邵氏电影的主流风格。邵氏为什么会淘汰?就因为它不本土化。后来的龙功夫片、许氏兄弟的喜剧片、甚至江湖片都是本土化特色。包括港片黄金年代,那就是出生在本土化的土壤里。

  新世纪:好莱坞大片热、日韩流盛行的今天,这样做不怕与时代脱节了?市场方面又如何妥协?

  列孚:香港电影从来不怕好莱坞。就算是在低迷的2005年,香港票房市场,港片400多万,而好莱坞电影才200多万,谁怕谁呀?因为有地方的色彩,所以港片能活下去。就像好莱坞的《断背山》虽然在加拿大取景,可是山周围的一切静谧、自然,就因为他们是牛仔。所以地方色彩是少不了的,大陆电影近年新作为什么不成功,就因为他们越来越没有本土色彩了,除了小刚,他的作品充斥着京味文化。

  新世纪:看来10年的低迷,并没有击溃香港电影人的自信。

  列孚:对啊。

  新世纪:那你们对香港电影业全面复苏有多大信心?

  列孚:已经有这个迹象。比如《杀破狼》。这部片子虽然票房不高也不低,但是影评业对它的评价非常高。还有《七剑》,在香港获得的评价也很高,跟内地完全不同。内地的影评对于香港电影比较容易偏见。所以我个人观察认为契机已经出现了。许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