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场
□邱大立
中国摇滚乐迷已多久没听过中国摇滚合辑了?
中国摇滚是从合辑开始的,但不会到合辑结束。没有最开始一张张参差不齐的合辑,也就没有后来一张张喜忧参半的专辑。中国的摇滚青年是在一张张意气风发的合辑里拍摄下自己野生的青春期之照:《中国火》、《摇滚北京》、《神州摇滚》、《红星一号》、《摩登天空》……在这一盘盘曾经令中国摇滚乐迷爱不释手的卡带里,无数位歌手和乐队从默默无名到大名鼎鼎。在青年对卡带无条件的信任与亲切感中,中国摇滚的轮廓就这么勾画出来了。
现在,我们又有了一圈新的轮廓,它的名字叫《C》。从C的造型与姿态来看,它的内心始终是开放的,它就像一个母亲一样,愿意包容所有的观念和行为。C合辑,可以解释为China(中国的)合辑,也可以解释为Chinese(中国人的)合辑。发起者还希望它可以不断朝着另外两个方向前进:一种是Change(改变的)合辑,另一种是Challenge(挑战的)合辑。一个字母,深藏着无数种可能性。你最终能找到什么,就看你的了。2005年6月的一个夜晚,广州的一群音乐青年忽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构思:为什么我们不去做这样一张唱片,它不是为了捧红什么明星,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资历,它只想反映一种创造权和表达权对每一个人的尊重。2006年的5月,《C》成为了他们孕育出来的第一胎。
有目共睹的是,当年那些曾经冲锋陷阵的新音乐领头羊们今天大多已功成名就——获取了与主流娱乐对话或合作的资格,稍稍“性情寡淡”的,则安全地退居到了中国人正常的生活中。当年买《中国火》的那批人今天已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宁愿买一张《中国火·十五周年纪念版》,也不会再买《C》了,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摇滚乐迷需要不断更新,摇滚合辑也需要新陈代谢。《C》注定不是送给准中年人,而是送给最年轻的一代的。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应该拥有只属于他们的一张合辑。《C》唱片的发起者想用一张合辑的时间来呈现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近年多种型态音乐发育的结果。《C》的命名还有另外一种含意:华人的音乐。这是第一次,以后,《C》甄选音乐人作品的范围将扩大到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无论他们是在纽约、巴黎还是悉尼、里约热内卢、新加坡,只要他们长着黄皮肤,唱着中文歌,对捆绑他们的一个个困境发出了挑战,他们就有可能会在《C》的原野上相聚。
即将让国内乐迷长长松了一口气的是,《C》的结构有别于迄今为止所有的中国摇滚合辑。在此之前,国内的摇滚合辑在选择乐队和歌手时,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城市里考虑。因为似乎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固定思维:中国最好的乐队和歌手都集中在同一个城市……但这样的一个结果是只实现了某一个城市青年文化的检阅仪式和产销流程。这样的摇滚最终滚出的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变得只有一个城市有摇滚的权利。《C》决定,不但要改变这种极端的观念,同时更要挑战这种虚弱的行规。于是,在这次的乐队音乐人名单中,人们看到了北京、上海、兰州、杭州、长沙、云南昭通、广州、香港和台北的青年。由各个行业的国内音乐爱好者组成的评审团对国内几十个城市乐队和音乐人参选的作品进行了独立的打分,最后按照得分的高低排出了《C》的第一次阵容。
作为乐迷,你们当然有权利来怀疑这个细节的真伪,但《C》的全体工作者却清醒地明白一点:说真话的职责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权利。
音质粗糙,不能说明他们态度草率;音色刺耳,不能说明他们妄图哗众;音频放肆,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反思。什么都无法打击并阻挡他们,因为在他们心底有着这样的欣喜:
我们终于走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