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点映了,根据新闻和个别评论来看,一盆盆的新鲜口水准备好了。很不幸,冯导也遭遇了笑场,虽然他一直以给人民带来欢乐为己任,但是这次他搞的正经的严肃的艺术,不是贺岁喜剧。中国人多,口水自然就多,希望冯导别被淋透。不过,大胆预测,冯小刚和他的《夜宴》准备一把雨伞就够了,就喷发当量而言,张艺谋和陈凯歌遭遇的都是消防设备。
据说这种现象就叫“中国式的大片”,但愿有这么回事。我的意思是,从《英雄》开始到去年的《无极》(blog),都享受这么一个盛誉。虽然,“大片”这个称号是12年前为中国正式以分帐方式引进的《亡命天涯》等十部好莱坞影片特制的。别误会,我只是指出一个事实,当年我们称这些引进片“大”,自然是因为我们“小”,不是一般的小,是特别小:电影产量小、气魄小、投入小、观众数量小、影院小、票房收入就更小的可怜。除了银幕个头还能跟国际接轨,其他尺寸确实有些抱歉。
这几年,我们开始称中国人自己拍的个别影片为大片了,很扬眉吐气的样子,可是很遗憾,背景是我们每年200多部国产片都“小”的可怜,而这200多部国产片的票房贡献更是可怜,因为每年能上院线的就没多少,能在院线内挺几天并且争取到一些票房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于是这些少数中比较有出息的两三部就成了“中国式大片”了。
当然在市场化的环境下,不可能要求所有电影投入和产出规模都像《无极》或《夜宴》这么“大”。只是,一年一到两部怎么看怎么像“大骗”的电影,怎么就被忽悠成“中国式大片”了呢。现在的这种说法特别容易让人想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动不动就呼吁“大”,因为我们确实不大,所以丰胸产品才卖的好。
这样发言,容易遭人骂,客观点的说法是:我们需要大片。但是根据目前我们这些所谓大片的发育现状而言,“中国式大片”应该分为两类:一、形神兼备,具备庞大的投资(就中国本土而言)和制作班底及阵容、能够达到一定规模的宣传效果、票房和观众反馈有正比的增长关系(说白了,就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二、有形无实,《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这三部影片在投资、阵容、宣传炒作和票房方面都堪称极致,但是在口碑上,观众以压倒性的比例站在了河对岸,用口水制造风暴。
这种分类基本没有什么意义,就像我们总是习惯的把电影分为好电影和坏电影一样。但是,人们急于喊出“中国式大片”这个吓人的名目之时,却没有能给出较为确切的标准。根据已有大片的特点,或许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看法:大投入、大制作、大班底、大宣传、大发行和高产出;总结一下就是从电影生产到电影商品出售都占据了很大的社会资源。
以这样的标准来看,这几年抢占各种档期的大片两只手就能数过来:《英雄》、《十面埋伏》、《2046》、《手机》、《天下无贼》、《功夫》、《无极》。
客观的讲,《英雄》确实可以看作是中国大型商业片的发轫之作,从市场的角度说,这部电影最大程度的扩展了冯小刚开发出来的贺岁档的经济价值,并且首次用2亿票房标定了中国电影市场可供挖掘的潜力,黄金档期的金矿属性被开发出来,这为以后大片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十面埋伏》极大的探索了暑期档的极限。)
但是,《英雄》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急功近利的大片时代的开始。自《卧虎藏龙》折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中国导演似乎看到了以武侠片获取海外青睐和国内票房的终南捷径,于是跟风之作频频出现。原因似乎很简单:只有中国功夫片才拥有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说的实在点,外国人也就看得懂中国人打架的事。
故事的弱智化和题材以武侠为主的单一化几乎成了这类所谓大片创作中的死结。
对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而言,讲故事是重点所在。如果说《英雄》是“中式大片”始作俑者,那么这部电影就做了一个非常坏的榜样:它不是电影,它是一个情节错乱的MTV。之后的《十面埋伏》和《无极》更是将这种坏风气贯彻成“中式大片”传统:大片都不讲故事,只说笑话。
好在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还是站在了人民的一边,他们的努力让观众没有被“大片”彻底恶心跑。但是,就在今年,一直以现代故事把住时代脉搏的冯小刚也祭出《夜宴》,与张、陈两位大导论剑之意并非空穴来风。但是就目前的些许评论来看,以讲故事见长的冯导在两位大导折腰之处似乎也中盘不稳。
在投资和阵容方面,“中式大片”做到了尊重市场规律,大明星和大投入是商业片的一个主要特点,谁都不会例外,广邀外援也不只有“中式大片”才会这么干,任何国家的商业片都可以选择这样干。
值得一提的倒是营销模式,就发行而言,“中式大片”也和国际接轨,国内票房和国际版权发售两条路都已经走开了。仅就国内,电影的发行和放映仍然受到硬件的严重制约,即使《英雄》曾经在贺岁档产生出巨大的票房成绩,但是在一个档期内,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产出能力和影片消化能力仍然有限。就贺岁档而言,两到三部电影瓜分3亿左右的票房几乎就是极限。
在这样的极限范围内,个别“中式大片”使用了垄断式发行的态势,在非常狭小的中国电影市场抢占了绝对的放映资源。这不能不提到导演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张艺谋和陈凯歌两位文艺片导演以叫板的姿态竞争了一把,结果是,除了看起来有些吓人的票房数据,观众和导演谁都不高兴谁也没得到好处,而且搞的很对立。这几年来,除了冯小刚之外,只有周星驰的《功夫》插了一腿,其他人根本没有余地。这从反面印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小”,“小”到在一个黄金档期内只能容纳两三个导演,消化两三部大片。
就是这些原因使得观众一边骂一边还要掏钱看,因为观众没有更多的选择。这种矛盾也凸现一个事实:观众的信任度遭到了破坏,但是他们还得等着下回接着被骗。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暴露出一些所谓大导和大片对观众和市场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却明确说明本土观众对中国电影倔强的消费欲望和无奈的支持。(没办法,看电影毕竟不像买白菜,可以先验货后掏钱。)
除此之外,我们没法解释个别大片口碑和票房的极端对立的事实。
即使可爱的观众们为这些大片贡献了动辄上亿的票房,根据电影行业的分成规则,一部投入巨大的大片在国内票房完全收回成本可能性不大,因为真正平衡投资成本的票房产出,只占电影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强,而其他的后续收入则以音像版权和电影频道的付费播放为主;在盗版和播放费用低廉的情况下,票房、音像制品和电视台播放的前景都不是那么乐观。
但是这三种销售渠道倒是和好莱坞差不多。
作为一个年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保证的成熟电影市场,好莱坞每年出产的若干大片都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制造盈利,北美市场的逐年萎缩,使得好莱坞每年都会折几部投资庞大的电影,个别的票房惨淡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很多我们看来是大片的电影在美国本土的发行策略以成本回收为主,音像和电视台付费成为有效的长线回收资金的方式。
当然这种横向比较没有意义,毕竟人家有成熟的商业规范,而且经济差距在那摆着呢。但是这样的比较可以给我们一个有效的警示:一个市场化极其发达的地区,电影的投入和产出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电影市场尚未成型,规则混乱的地方,能够支撑大片生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投资人的信心和观众的信任几乎就是救命稻草了。除了拍出对这两方面负责的电影,中国式大片没有更好的出路。也只有这样,市场化的进程才能逐渐正规并且完善,而市场的成熟将意味着一部电影从投资、拍摄、宣传、营销、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的同步提高。
现在就妄称大片或许多少会有些底气不足,毕竟大片也是从小长大的,别着急,慢慢来,只要正常发育,就不至于畸形。(冯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