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解读《马背上的法庭》之表演:于无声处听惊雷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21:12 新浪娱乐
解读《马背上的法庭》之表演:于无声处听惊雷

《马背上的法庭》:新老实力派的演技会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小毕的个人评分:A-

  《马背上的法庭》荣膺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的佳讯,多少有些被贾樟柯《三峡好人》擒获金狮大奖的头条新闻淹没的意思,不过,这并未冲淡我对本片的期待。在观影过程中,由于数度因为“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子啊!”的感慨而心猿意马,险些分散了精神。直观描述本片的表演,即:李保田、杨亚宁、吕玉来三位,无不令人拍案
叫绝,为故事的真实与角色的合理提供了巨大的说服力和观赏性。

  作为本片当仁不让的男一号,李保田的表现实在令人动容。这位从宰相刘墉开始逐渐从文艺作品的黄金配角、演变为人气走高的怪味主演的实力派男演员,以炉火纯青的演技,掷地有声地回应了此前的“戏霸”闹剧。李保田一向因“卖力气”而出名,在诠释角色之前会做好各种功课,此番亦然。有趣的滇边口音版的普通话,成为老冯法官热情而又顽固、自信而又自卑的性格的言语表征。犹以“嘎”的尾音最为有趣,问询的声调,同老冯的感情线程优柔的无疾而终,形成了十分贴切的对应。

  神情和肢体,不啻成功塑造老冯这位人物的另两大看点。李保田对角色心情微妙变化的捕捉极端到位:“财产归属事件”里,尽管导演以中景平和叙述老冯最终“断案”的一幕,但从走向妯娌俩、到向左后方转体将近75度几乎背对观众的行动中,老冯从无奈到失望的情绪波动,以及隐约一缕难以掩饰的恼火,在短短2、3秒内被完整地展现出来。所谓“好演员举手投足都是戏”,穿着法院制服的李保田在“破罐破摔”的过程中,略显笨拙的体态与突然启动的身手,使可以预料的一幕,显得爆发力十足。

  婚礼敬酒的戏无疑是李保田在全片的演技高峰。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他与老冯这个人物日益合二为一,至中后程俨然人戏不分。无论牵拽小猪的蹒跚、抑或搜寻国徽的嘶喊,都准确印证了既存的“卖力气”的评断,能这样用心书写一个人物,诚可谓当代演员稀缺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感。

  特别是老冯走在路上都能打瞌睡的疲态,被年事已高的李保田在不经意间细腻勾画。作为法官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造成“职场的劳神”;个人生活一塌糊涂、随波逐流的回避现实的态度,导致“情感的累心”——迥异的两种焦头烂额,在身心俱疲的老冯的皱眉、红脸、欲言又止里,被一次又一次同时曝光。

  于是,当告别了陪伴左右的老杨“千里走单骑”时,老冯的结尾亦不难想见。而对照这无尽的劳顿、坎坷,末了的处理倒似救赎,人物承受的所有苦痛终于止息。空空如也的最后一个镜头:挥别颠沛的旅人,惟有识途的老马。去留的对比中,导演波澜不惊地为观众呈献难以言喻、难以平复的震荡和思索。

  遗憾的是,碍于剧本的一处蛇足,导致最后时刻在山崖前祭奠故人的场景,稍有用力过度之嫌。这个微小的瑕疵,使我只能给李保田老师的演技A-,而达到A的完美的表现,则来自非职业演员的杨亚宁。老杨同志的戏份,始于垂泪、止于垂泪,从失去已经成为习惯的事业,到告别已经成为寄托的依恋,一路减法。对阿洛的母性的关怀,尽可能地与对老冯的照顾一碗水端平,但心照不宣的默契与深藏暗涌的情愫,还是将面对老冯时不止是母性的体贴、更是女人的呵护的事实,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观众。

  当老冯最终以一句“忘了”了结一切尘缘时,破灭的希望在“想起来,写信告诉我”的无谓挣扎中,渐渐溶化于搓洗衣服的凄凉背影。难以察觉的停顿、依旧均匀的频率,一切尽在不言中,老杨明知道不会有来信。所以她哭得那么伤心、那么沉默,以至于眼泪簌簌滚落的画面,你甚至无法判断是知道了老冯的事情,还是仅仅因为峰回路转不见君。毕成功(blog)/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