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正文

新快报今日话题:贾樟柯等“翻身”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0:02 金羊网-新快报

  《三峡好人》这部“金狮奖”最佳影片的真面目近日在内地揭开。媒体对《三峡好人》的夸奖几近一边倒。出品方上影集团决定让《三峡好人》“逆流而上”,正面对撼《黄金甲》,有人说,贾樟柯“翻身”的日子已经到来。

  不是人人都喜欢《三峡好人》

  -米亚

  如果仔细回想你会发现,从《三峡好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大奖的那一刻开始,媒体上充斥的都是溢美之词。跟商业大片遭到的口诛笔伐相比,艺术电影却像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婴儿,没有负面声音,更没有挨骂。难道人人都喜欢《三峡好人》?

  我的看法是,一部电影,能看懂的人越多,各方面意见也就越多。相反,如果没几个人能看得懂,或者根本连去看的兴趣都没有,那评论意见自然单一。像《无极》,人人都可以开骂,人人都可以拿陈凯歌开涮。但你会说《三峡好人》哪里哪里不好吗?你怕不怕被说没有品位、对中国电影的希望没有热情?有几个人能大声说“我就是不喜欢,就是难看”?

  媒体的话语暴力让本该百家争鸣的电影评论变成了炒作的温床,更变成了小圈子文化的衍生物。当“贾樟柯”成为一个时代标签,成为可以在人群中辨别人身份的一个小号码牌时,对《三峡好人》的集体叫好也成为怪诞的电影现象。小众的艺术试验何时成为了大众媒体标榜姿态的口号?

  11月10日,《三峡好人》香港首映,放映过程中,影片高清的拍摄方式让我深恶痛绝,而其中莫名其妙的UFO影像更是让我烦躁不堪。而在首映结束之后巧遇杜琪峰,当他说出“高清拍摄实在是败笔,浪费了三峡的好题材时”,我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对《三峡好人》有一大堆疑问。

  可是,似乎没有另一种声音响起,没有几家媒体会报道这些。

  12月14日,《三峡好人》将在内地正式上映,相信除了部分贾樟柯的铁杆粉丝或者把艺术当作姿态的狂热艺青之外,没有几个人愿意掏六七十块钱人民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如果这是这部电影注定比较安静的现实结局的话,那么,请我们在评论它时也保持安静,起码得保持冷静吧。

  

新快报今日话题:贾樟柯等“翻身”

  大家都要看《三峡好人》

  -杨景宋

  三峡工程,世纪之梦。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接触到,还是在2002年无锡百花电影节上看到《男人四十》张学友梅艳芳在庹宗华的病榻前,用广东话朗诵《赤壁赋》,画面香港旅行社关于三峡告别游的叠画,很有感染力。后来我对一位以深厚文化感历史感著称的导演说过此事,我说三峡工程怎么没有导演关注?

  两个山西人闯入奉节城,一个寻找失散多年的母女,希望复婚,一个寻找两年未见的丈夫,提出离婚,这种剧情结构不算新鲜,但在三峡工程的大背景下,这两个故事人物就成了折射光源的万花筒,让短短105分钟的电影有了巨大的能量,真实地记录着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人心。影片基本是微言大义,还是入木三分写出了大自然、大社会中,人无法回避的生存的真实,物质与情感都是生存的关键。

  我觉得《三峡好人》是贾樟柯拍得最剧情片的一部,也是最举重若轻的一部。看似无意的记录,但处处有心经营。关于“烟、酒、茶、糖”的形式,也是物质含量的表达,物质与情感就是维系人的生存的根本。细节的捕捉和设计使得这部影片有着他的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是零落的,而是一部激情饱满的交响,群像人物的刻画也是相当成功。

  比如开场戏的纸币魔术,是个一点不浪费的大伏笔,特别是魔术纸币延续到后来在人民币上的三峡夔门、黄河壶口的细节。还有就是小马哥,他和韩三明的手机彩铃,成为影片的重要细节,特别是小马哥手机首次亮出《上海滩》的彩铃声,导演延续旋律让歌声绵延到波澜不惊的长江上,那首关于旧上海恩怨的粤语歌词,竟然高度贴切地不仅在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心声,更是在配合着观众入戏后的内心追问,回味无尽。当这首歌声淡出,赵涛扮演的离婚女子随之到来,特别是她随着厂领导打开沉重空旷的车间大门,拿着锤子砸开丈夫生锈的柜子,《上海滩》歌声使用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

  类似《上海滩》的成功使用还有《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潮湿的心》《满山红叶似彩霞》这几首歌。当赵涛失落地走在奉节大桥上,《两只蝴蝶》很准确在关照角色内心,赵涛的表演很好,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两只蝴蝶》写得如此深情、如此不俗。《潮湿的心》是吴琼的老歌,也是用得很准确,加上“天堑变通途”的小桥段,你会发现歌声如此酸涩。到了朱逢博的《满山红叶似彩霞》歌声,贾樟柯更是创造了难得经典,给演员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那段不协调的双人舞,与充满激情与希望的歌声组合,产生出感人的力量。

  这一组通俗歌曲的准确使用,真实不矫情,胜过千言万语。也使得这部影片有着很轻松的观影氛围,在北大首映的那场,观众笑声不断,足可以证明。

  《三峡好人》不仅在叙事、控制演员等方面让我对贾樟柯刮目相看,这次在摄影、美术上也是非常讲究。同时影片还有很多写意的笔墨,比如流星、三峡纪念碑的腾空而去,不仅在语言上直舒导演内心块垒,而且也给观众一个观影的视觉奇观的调剂,这种方法是韩国电影的常用伎俩,但这次贾樟柯却用得很到位。

  看完影片,听了他在北大的演讲,觉得《三峡好人》真是他深入生活的作品,艺术家就是要坠入红尘最深渊,才能总在云端,守候脚下生育自己的土地,常含泪水、永生热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