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都周刊:奥斯卡用小金人儿安慰了马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22:37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奥斯卡用小金人儿安慰了马翁?

马丁·斯科塞斯到底因为什么而获得奥斯卡评委会26年来的惟一一次青睐呢?

  马丁·斯科塞斯到底因为什么而获得奥斯卡评委会26年来的惟一一次青睐呢?他的这次奥斯卡全胜得益于——安慰、羞辱、耐力、公正、妥协?

  【安慰】

  这次为你打开一扇窗,是因为以前关闭了你很多扇门!“安慰奖”似乎很符合人性,事实上,奥斯卡也一直是这么干的。罗素·克劳在《角斗士》中的表现只能算正常,但他获得当年的影帝,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前一年《局内人》留下的遗憾;蕾妮·齐薇格《冷山》中的表演,未必能在当年最佳女配角的评选中脱颖而出,但那是她本该在《芝加哥》时拿的……是的,奥斯卡评委们非常希望你低调,在你高调的时候给你一棒槌,低调甚至绝望时来个安慰剂,这不是“圣人”们经常做的吗?

  【羞辱】

  无论是不让他得奖,还是让他得奖,都是对马丁·斯科塞斯的羞辱。在此之前,人们倾向于认为,羞辱马丁是奥斯卡的耻辱,《首映》杂志曾经列举出好莱坞历史上50个最愚蠢、最悲伤、最荒谬的灾难,其中就有1991年的奥斯卡马丁的《好家伙》输给《与狼共舞》一条。现在,在一部既非原创,又特征不明显的《无间道风云》上,通过最佳导演奖杯,学院评委们顺利地把耻辱,以“光荣”的名义转移给了马丁,同时让他自打嘴巴——要知道,仅仅两年前,他还批评过奥斯卡:“那些只是好莱坞电影大亨的游戏而已。”从愤怒的公牛这一牙齿的隐喻上看,那句话是他最后一颗牙齿。所以,我们看到马丁登上以他的牙齿为台阶的领奖台,嘴巴瘪下去,鼻子却有了奖杯的弧线。

  【耐力】

  “因为从奥斯卡的游戏规则来看,我的年龄实在太大了。”说这话的时候,马丁·斯科塞斯63岁,那年他败给了伊斯特伍德——但后者更老,72岁。老马抱怨说“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说,像我这样的年龄得奥斯卡奖更像是一种安慰”。30年里被老马丁连敲六次门的奥斯卡评委,终于拗不过这个老人的执着,给他一个奖吧,然后从此不想再理他!

  【公正】

  《飞行家》《纽约黑帮》《无间行者》,马丁近年来的三部影片,男主演都是迪卡普里奥,这个现象一度被媒体理解为“被雇来为演员拍片”,还有报道说部分评委有此认知后很反感,因此不想投票给他;另外,五次败走奥斯卡后,也有影评人猜测,斯科塞斯为奥斯卡学院授予伊利亚·卡赞大师终身成就奖四处奔走,而卡赞先生在会员内部敌人不少,给自己带来了很负面的影响。联系到此前评委们为了表现高风亮节,在和学院关系交恶的西恩·潘、约翰尼·德普转型拍摄好莱坞式的影片后,分别给了他们影帝和提名的“前科”,完全可以把马丁的这次获奖,理解为评委们在纠正公众形象,证明自身的清白公正——当然,这个公正的两大前提是:马丁丢光了牙齿,评委们在影片水准上瞎了眼。

  【妥协】

  好莱坞权力!好莱坞权力!当年梅尔吉布森拍摄《耶稣受难记》时,曾告诫演员詹姆斯·卡维泽说:“你若接演这部影片,有可能以后再也不能在好莱坞找到工作了。”同样道理,斯科塞斯早期的作品,之所以未能获得奥斯卡评委青睐,可解释为理念、风格、地域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偏差”。而《纯真年代》之后,斯科塞斯自毁长城,出卖给好莱坞体制,开始为了一万美元的拍摄费用而斤斤计较,为了讨市场的欢心而一再委曲求全,对作品进行扭曲或阉割:“电影这一行现在已经完全由商人主导,我如果还想继续拍有个性的电影,就必须向这些商人证实我确有票房价值。”除了主动妥协,在2005年的《飞行家》片头,他还特意声明“献给好莱坞”。既然他已经乖得像个孩子,为何不给他点糖果奖赏?

  那些与奥斯卡绝缘的马氏作品  

  《谁在敲我的门》 Who I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1967)

  当老马丁还是小马丁的时候,他的这部有着北欧色情影片的大胆和激情的处女作,堪称某种风格的张扬之作。“大门”乐队滋生出来的迷幻键盘声音,更加使迷离的场景充满情欲气息。当然,情欲并不是推荐这部电影的理由,只是这部电影顺畅地利用了情欲这个手段。在这部电影中你可以见到很多马丁后来摆脱不掉的品质,比如他那种急于甩开其他电影流派特立独行的冲劲儿,还比如他的宗教情结。

  《穷街陋巷》Mean Streets (1973)

  有人说《穷街陋巷》是一部确立标准的马丁风格的作品,所谓的标准是什么呢?纽约小意大利区的街巷,变味的美国精神,打斗,谩骂,性,枪支,毒品,当然,还有罗伯特·德·尼罗。在很多人心目中,一提到马丁·斯科塞斯的时候,就会想到那些跌入你眼眶的真实的暴戾的震撼的镜头语言,这些东西在电影史上都是通过《穷街陋巷》第一次闪着光芒登场的。感谢马丁,感谢《穷街陋巷》,即便标新立异是一个身份可疑的词汇,我也要说这是我见到最漂亮的一次标新立异。

  《下班以后》After Hours (1985)

  上世纪80年代出品的《下班之后》,正好为我们提前预示了自己的遭遇。时常感到生活空虚并对一切事物感到无奈的年轻人,所有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下班之后到第二天一早又坐在了办公室里的这段时间,尽管有些离奇,但是故事充满现代人都似曾经历过的无奈和荒诞。其实对于这部影片值得推荐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马丁·斯科塞斯在片中对“艺术”或者“崇高”表达出来的那些个人态度。

  是马丁·斯科塞斯,不是马丁·奥斯卡  

  马丁·斯科塞斯在奥斯卡颁奖台上流露出来的那份童趣般的笑容,让人觉得他似乎真的属于奥斯卡。作为一个美国导演,尤其是一个意大利裔的美国导演,马丁没有理由不向往奥斯卡象征的那份荣耀。乔治·卢卡斯得到了,科波拉得到了,斯匹尔博格得到了,同为伟大导演的马丁在好莱坞混了这么久,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呢?2007年之后,很多人会因为奥斯卡而知道马丁,但是恐怕不会有多少人会在看过他手捧小金人儿之后爱上他。我是说,如果你爱马丁,会在很久以前就爱上的。

  时间有一个流动和静止的双重概念,作品一部接一部的拍摄是流动的,而作品成为作品之后她就是静止的。你可以很久以前,或者具体说在《纽约黑帮》出品之前就已经爱上马丁,你也可以在若干年后才与《出租车司机》生出缘分。

  尽管全世界没有几个人会对马丁拿到奥斯卡感到厌倦,但是不管是安慰也好,还是锦上添花也好,再或者雪中送炭也好,马丁·斯科塞斯就是马丁·斯科塞斯,他的一部部锋芒不灭的作品早已经滞留在一代又一代影迷的脑海中。奥斯卡在今天不是马丁完美的理由,也希望奥斯卡不要成为马丁明天不完美的借口。撰文 列孚 陈炯 南都周刊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摘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5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