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朔是流氓还是牛虻? 学者称其采取反智慧做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8:58 金羊网-新快报
王朔是流氓还是牛虻?学者称其采取反智慧做法
王朔

王朔是流氓还是牛虻?学者称其采取反智慧做法
被媒体拼合在一起的王朔与徐静蕾

  ■新快报(blog)记者 钟刚 实习生 周思帆

  王朔以一种令人惊诧的、不温吞的、痞气十足的方式,向现存的话语制度发出嚣张的挑战。“王朔主义”其实是满清贵族破落后终日无所事事的慵懒气息、大杂院出身的街痞的油滑贫嘴、军区大院干部子弟的政治优越感三大因素奇妙的聚集。

  王朔炒作卖书?

  今天是王朔新书《我的千岁寒》正式发布的日子。王朔,曾经的“顽主”,从公众面前失踪5年半后,他依然无耻无畏,自今年1月接受某周刊采访后,矛头不断转动,从杂志说到报纸,从网络骂到电视,骂者无数,余秋雨(blog)郭敬明(blog)、李敖、吴征等人纷纷入靶。王朔从复出到最近做客《心理访谈》,已经历时两个多月。其间,王朔说了很多话,骂过不少人,有网站甚至制作出“王朔毒家大百科”,对其“毒家”进行逐条盘点。

  王朔为什么骂人?从隐居到重新出山,他到底要干什么?众多评论认为,王朔实际上是在进行很明显的“炒作”,是为了推广他的新书,为徐静蕾(blog)的电子杂志在4月份推出造势。率先报道王朔出山的《三联生活周刊(blog)》,其主笔王小峰是有着同样的揣测。“宋祖德(blog)也好,王朔也好,都是富有娱乐精神的好公民,宋老师为了卖他的增高鞋垫,王老师为了卖那本《我的千岁寒》,这都是有目的性的。”

  王小峰甚至将王朔与国内当红花旦范冰冰(blog)进行对比,“从王朔过去面对媒体的各种言论不难看出,他虽然跟范冰冰不同,但是殊途同归,绯闻乃‘冰’家常事,所以这个演技不怎么样的二流演员才能受到如此关注;王朔最擅长的不是绯闻,而是脱口秀,脱衣、脱口,像王朔这样拿媒体和公众打镲,不断调情的高手实在少见,于是媒体与公众都乖乖地跟着王朔老师的指挥棒转悠。当王朔老师的书出版后,你能不去买一本吗?”

  不过,王朔新书的出版人路金波(blog)却认为,炒作之说没有依据。路金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王朔在为新书炒作,那是一点根据都没有,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他现在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王朔新书拿的是固定稿酬,也就是说,书卖得多和少,和王朔的收入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去操那份心。”据路金波介绍,他为了拿下王朔16万字的新书版权,开出了一个字3美元的价格,一次性支付,折合成人民币恰好是365万元。

  王朔开骂为哪般?

  既然王朔在骂声中高调复出,与推出新书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和明显,那么,到底该如何解释王朔最近的动作,莫非心理有问题?凑巧的是,近日传出王朔借探母之名接受心理治疗,并且做客央视的《心理访谈》,于是,众多媒体与评论人像找到了解读密码———王朔之所以“像疯狗一样骂人”,不是出于炒作,而是患有心理疾病!

  但是,曾经多次和王朔接触的路金波,对此传闻却只是淡淡一笑,“王朔只是好玩,爱热闹,说话不分场合,心理上没有问题。”

  不是为了炒作,心理亦无大碍,那么,是什么促使王朔恣意快语?他持矛进攻的价值在哪?旁观者有些费解。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blog)分析认为,王朔其实是个牛虻式人物,时时要在文化的身上找毛病刺痛一下,他的表现聪明、敏感,好像随俗,其实孤傲,到哪里也不合群。此次复出,大刀横扫,不难理解。

  张颐武也注意到,曾经作为大众的、市民的文化代表,在5年后重新“归来”,不同的场景和世界,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王朔。“这里非常有趣的是王朔的矛盾:今天的大众文化其实是他和他的作品召唤来的,但他似乎对于它们充满了蔑视。他好像觉得当年他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当年面对‘精英’时,他是‘大众’的,今天到处都是‘大众’了,他却又成了‘精英’。看起来王朔的思路好像扭成了一团,并不非常清晰,但这些矛盾里有他一以贯之的线索,那就是以幽默和尖刻的方式进行某种来自边缘的批判。”

  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评论人反对将王朔复出予以过高的评价,有网友甚至认为,王朔骂了很多人,但是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并不会碰,并且“骂词”不新鲜,一名中学生都会抓住“石一歌”来追问余秋雨,拿抄袭事件鄙夷郭敬明。学者傅国涌观察王朔的众多言论,他认为,“王朔没有对人类文明的敬畏之心,有的只是李逵式的‘无畏’,批评精神当然是人类的可贵精神,但这种莽撞的无知批评到底能叫批评吗?”

  无论王朔是在“批评”,还是“骂街”,无论外界如何进行评价,王朔的复出,无疑是2007年文坛最值得记录的事件之一。无论将其指为流氓,还是将其视为像牛虻一样的英雄,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blog)认为都有问题,“知识界对王朔文本的读解,是存在着严重误读的,它夸大了王朔主义的对文化、信仰、道德理念等古典价值系统的颠覆作用,同时,也无视其在反讽话语方面所获得的创造性成果。”

  王朔以一种令人惊诧的、不温吞的、痞气十足的方式,向现存的话语制度发出嚣张的挑战,对传统的刺激和颠覆,也是建设与破坏并存,倾向于任何一面,都是远离公正与客观的误读。而“追查”王朔形成这种“无畏的”、“无耻的”叫骂风格,朱大可总结出三大基本因素,那就是满清贵族破落后的终日无所事事的慵懒气息、大杂院出身的街痞的油滑的贫嘴、军区大院干部子弟的政治优越感,而“王朔主义”,就是这样奇妙的聚集。

  ●专访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blog)

  他采取了一种反智慧的做法

  新快报:王朔称其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我的千岁寒》涉及到宗教、哲学,是写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美文,这算不算远离了以前对底层的观照?

  葛红兵:我们一直把王朔看成没有知识的、鲁智深式的作家,其实不是的。他只是因为自己很智慧,看穿了很多知识界的虚伪面目,对当下堕落的中国知识界感到不满,所以他采取了一种反智慧的做法,在写作上采取了反智慧的态度,但不等于他对智慧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自己的信仰。他最近展现的这样一种面目其实并不奇怪,这在他过去的小说当中都有,他对人事的洞察我认为是远远超过了那些所谓的知识者和学者。他有能力给当下的知识界上一堂真诚的课。

  新快报:您认为现在的王朔和十年前的王朔有不同吗?

  葛红兵:他已经很久没有新的长篇出来,但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大量的准备,从《看上去很美》到《美人赠我蒙汗药》,他对国家民族知识的处境是有理论思考的。这十年他从青年作家不断成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作为一个不惑期的作家,他应该更清楚地看待了这个时代的一些问题。从我和他的接触当中看,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作,他实际的写作量远远超过这本新作。

  新快报:之前您说王朔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孤独的,今年他高调复出,并多次在媒体发表惊人言论,这是不是更加验证了您的看法?

  葛红兵:他只不过是率性而为,不那么虚伪,不那么隐藏自己而已。他性格当中有高调的部分,只是如此而已。我认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