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都周刊:披着战争外衣的《秋菊打官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10:28 南都周刊
披着战争外衣的《秋菊打官司》 马然 《集结号》(集结号吧)其实正如导演所说,是半部战争大戏。或者说战争的戏码在此是个惨烈的引子——另一半,则应被定义作一个人关于“讨回说法”的一场战役;如果前半部分是以“暴力非美学”的现实主义手法处理和呈现战争的残酷与丑陋,那么后半部分峰回路转,聚焦的乃是和平年代关于溯回身份的存在主义式努力和等待——而主角独力支撑的正是一场与遗忘的较量。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将冯氏新片与来自好莱坞甚或韩国的战争类型片相互比较的做法,都会是某种程度上在正确方向上进行的误导。 《集结号》亦可被看作是披着战争片类型外衣的《秋菊打官司》,不仅因为老兵谷子地和“讨一个说法”的秋菊拥有相似的倔强,更因为在影片中,冯小刚(冯小刚吧)与编剧刘恒从战争的极端状况下试图重新关注个体和他们的自我身份找寻。对中国主流影片来说,记忆与身份寻找的题材亦是在主旋律话语以外,首次借战争叙事得以呈现这样一番深邃而复杂的面貌。 影片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桥段,每次战斗过后,连长谷子地都要手下点人报伤亡。从开始的过百到后来的四十七,死亡被处理为不可逆转的减法。到最后这数字是一,谷子地这个不愿离去的老灵魂。于是《集结号》后半部分演变为一个关于回家的命题:谷子地旷日持久所寻找的亦是他行将消逝的家园(片尾才揭示谷子地是一名孤儿)。他大概清楚,这场回归不可能圆满——对抗时间,对抗遗忘,为战友的牺牲正名——和无情的减法相比,这一套加法也来得异常艰辛。 对观者,冯倾尽全力的战争场面不该只从技术层面上被解读和认同,在摄影师吕乐(吕乐吧)的帮助下,冯小刚没让在主旋律战争电影中惯常使用的斯坦尼康摄影机和肃穆俯瞰的全景式长镜头和摇镜头成为主宰;也没有试图以好莱坞式的炫目特效让死亡的姿态呈现得如同幽暗开放的花朵;大量手提摄影的剧烈晃动不仅在于模拟一种战场的真实和紧迫,它同时也模糊了敌我阵营的概念分野,此刻人们也许终能在剧烈的眩晕和恶心中,在感官的迷失和颠覆中肤浅地体会到战争机器咸腥的残酷;即便士兵已经能够面对每一次猝不及防的牺牲,观者的敏感神经却已然不能承受更加严峻的考验,旁观他人的痛苦,需要的不仅是勇气。 冯小刚十分自觉地采取商业角度,以贴近大众心理期待的方案,给这场艰难的找寻一个结果:档案中消失的士兵终于觅回他们的姓名,而他们的尸骨也终得安放在刻有红星的墓碑下,枪号响起,死者却以沉默的姿态,接受生者苍白的歉意和敬意。夜色中,谷子地和他的四十六个兄弟带着他们的炮和武器奔赴战场,谷子地回头,火把的光照在他的脸上……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表情,令人惊觉战争前夜人心的刚强。 本版署名文字皆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