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周刊》:“冯裤子”冯小刚翻身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17:22  《新世纪周刊》

  《集结号》冯小刚从王朔的阴影下走出来,从精神上真正独立。冯裤子最终是靠赚到大钱说话,而冯小刚是靠《集结号》说出了自己的话

  看完电影《集结号》的一个感受是:无论从风格还是叙事节奏上,电影的上半段与下半段都被生硬地割裂开了,但是对于人心向善、渴望倾诉的集体心理趋势,导演冯小刚还算是摸准了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电影的实际水平不过中上,但是票房成绩却足以傲视其他贺岁电影的原因。

  这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但是任何艺术作品乃至意识形态的表现,最终都是人为的。《集结号》能如此这般,与《甲方乙方》能如此那般,归根到底都跟冯小刚的性格是一脉相承的。只有《集结号》,才让冯小刚从精神上真正实现了作为男人和艺术工作者的独立,之前的他,都活在王朔的阴影下,活得甚至有点委屈。

  2005年底,有一部电视剧在网络和民间的话语环境中火得邪性,那就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中的人物被网友一一解读,认为在影射那些尚且活跃在京城的文艺圈大腕们,比如王朔、海岩、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等,当然其中以“冯裤子 ”一角最为明显,很多观众一眼就从外型上,认准了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冯小刚。

  我采访导演叶京时,他否认了其他角色的“对号入座”,唯独在“冯裤子”这个角色上,他坦率承认就是取材于他所认识的冯小刚。在他看来,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一拨人,比如葛优张国立姜文等人能够红起来,纷纷拜王朔所赐,要么是出演其小说改编的作品,要么就是领会到朔爷(圈中人常这样称呼王朔)的精神。

  冯小刚最开始是王朔的热心读者,有一次,他看见郑晓龙正在翻看王朔的小说,就说自己很崇拜王老师,央求郑一定要引见引见,当天晚上就在燕京饭店做东邀请王朔。后来王朔对冯小刚的提携,是圈中皆知的,王朔引着他为编辑部的故事(《新世纪周刊》:“冯裤子”冯小刚翻身记)》写剧本,推荐他做《北京人在纽约》的执行导演,但是那时的冯小刚在监视器前还得看郑晓龙点头,才会说这一条过了。由此,就不难理解在多年后,在自己的书《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冯小刚有将王朔写成自己的精神导师、指南针这样略嫌煽情的表述了。

  《甲方乙方》算得上是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贺岁片,但是该片的创意却来源于王朔的作品《你不是一个俗人》。可是据叶京说,在拍摄期间,唯王朔马首是瞻的冯小刚,却与王朔发生了矛盾,当冯派人给王朔送去5万元稿费的时候,被王朔一把摔到门外。

  后来冯小刚多次寻找机会想赢得王朔所谓的“原谅”,甚至不惜流下男儿泪。有一次,冯小刚想拿王朔的剧本改编成电影《一声叹息》,怕王朔不同意,就央求叶京来斡旋,双方约定在京广中心某酒吧见面。叶京不无讽刺地说:“冯小刚激动死了,开车数次经过愣是没找到地儿,要搁平时,冯小刚是什么旮旯犄角都是能找到的。果然,见到王朔,冯小刚又哭了?? ”

  ——在叶京的转述中,冯小刚对王朔的依赖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一声叹息》出来后,该片拿了埃及电影节某奖项,有好事记者问王朔的看法,王朔撂下一句话:在我看来,埃及的电影奖跟中国乡镇企业的奖差不多。叶京说,冯小刚看到报道后又哭了,在一个饭局当着何平、叶京等人埋怨朔爷不给他面子。

  叶京说冯裤子爱哭,爱在哥儿们面前表忠心,都是取材于他所认识的冯小刚的行为。很难说叶京的讲述是否有夸张戏说的成分,但是后来我从导演郑晓龙那里得到过同样的论断:王朔的精神,是冯小刚安身立命的根本,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从骨子里都是师从王朔。

  王朔至今都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与冯小刚有过交集。冯小刚也只能选择过“没有朔爷的日子”,好在他得到了诸如刘震云(blog)盛和煜(blog)等人的支持,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就像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样,冯裤子是最后所有人物中唯一一个独善其身的人,是唯一一个适应环境,破除过时革命情结的人,也是最后唯一一个能挺起腰杆说话的人。过往不必追究,只看眼前,冯小刚倘若还以冯裤子戏称的话,他也是唯一一个坚持商业电影符合民心至今的导演,是唯一一个赢得广泛民众爱戴(听歌 blog),年底不看他的电影就不算完整的导演,当然也是同辈分导演中尝试题材最多的导演。

  冯小刚在创作《集结号》时,说像他们这些大院或是胡同里出生的北京孩子,心里都有战争英雄的情结,其实不仅仅是他,王朔何尝不是,看他新出的《致女儿书》就知道了。冯小刚完成《集结号》当然是圆了自己的梦,但是客观上也圆了整整一代大老爷们儿的梦,这里面也有王朔。冯裤子最终是靠赚到大钱说话,而冯小刚是靠出了作品说话。林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