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三联生活周刊:德国电影新目标--酷,但不冷 (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10:19 三联生活周刊
柏林红毯 其实假如没有《精锐部队》,美国纪录片《标准流程》也许会问鼎金熊。《标准流程》是部纪录片,纪录片进入主竞赛单元实属罕见,或许是因为它直面了美军虐俘问题,而且拉出了长长的采访名单。最后得到评审团大奖显然是因为“正确”的政治立场——柏林墙倒了,柏林依然是个讲政治的城市。 有些电影的入围让人费解,比如英国的《另一个波琳家女孩》。起初以为这部弱智电影入围是因为柏林需要娜塔丽·波特曼和斯佳丽·琼森,后来发现,这只是原因之一,更大的原因也许是,这部英国电影是在德国的电影基地拍摄的,并且拿到了德国电影基金的资助。德国本届入围的本土电影只有温情的《樱花》,颗粒无收。但《心火》和《无休无止》都有德国的资金背景——这样算来,与德国有关的电影就在柏林电影节占了3部——这正是德国电影目前新的努力方向:使德国成为一个受大制作电影欢迎的国际片场。 去年,在德国本土拍摄的国际电影包括美国电影的数量创了纪录,并且有《窃听风暴》、《天堂之翼》和《最后的日子》等德国本土电影获得了世界影响。而在这些作品背后,是德国政府几年来辛苦营造的一个基于地区性基金和德国联邦政府电影基金组成的基金网络。 德国政府创办的电影基金着实诱人。柏林电影节期间,采访了德国联邦电影局(FFA),接受采访的是戴安娜女士。这位女士是许多导演争相结识的对象,因为FFA目前掌握着德国最大的电影基金德国联邦电影基金(DFFF),这个基金每年的预算高达8810万美元。 这笔钱从哪里来呢?来自国家财政。有了这笔基金的支持,电影局承诺,只要保证在德国本土拍摄,进入这个基金计划的电影,每花1个欧元,DFFF将返还20美分,最高会承担一部电影80%的制作费用。在第一年的运作中,DFFF用8730万美元支持了99部长故事片和纪录片,而它们在德国花的钱却达到5.88亿美元。 2007年从DFFF受益最大的项目之一是沃卓斯基兄弟自《黑客帝国()》三部曲之后的第一部长片《疾速车手》,这部电影从去年3月到9月在德国的老牌制片厂贝尔贝斯格制片厂拍摄,共从DFFF拿到了1320万美元。两年前沃卓斯基兄弟制片的《V字仇杀队》,也是在这个片厂拍摄。《疾速车手》的制作方式和《300壮士》完全一样,全部实拍,在蓝幕前完成,然后和电脑生成的外景结合。制片人乔·西弗尔正是因为看到《300壮士》的一小部分就是在慕尼黑制作完成,有德国的电影人才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才放心让《疾速车手》在德国拍摄的。第二大资助项目是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新片,由克利弗·欧文()和娜奥米·沃兹主演的美国片《国际组织》,该片得到了860万美元的德国资金。此外还有凯特·温丝莱特主演的《阅读者》、周润发( 听歌)参演的电影《黄石的孩子》(blog)等等。 受联邦电影基金的成功范例影响,德国地方政府也成立基金支持在本地拍片。柏林-布兰登堡地区就成立了电影基金MBB,该基金会的主管之一克尔斯滕·内胡斯说,该基金能产生450%的杠杆效应,也就是说他们每投入1.5美元,电影制作人们就会在这里花6.7美元。拥有名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自认为是战后德国的电影之都,《窃听风暴》导演弗罗里安·亨克尔就曾在奥斯卡领奖辞中提到巴伐利亚州。该州现在也提供基金资助在该州拍片,每年的预算达到3720万美元。黑森州(Hessen)也有类似基金,每年的预算是3000万美元。北莱茵州去年资助在该区域拍摄、租用该区域公司设备、使用该区域人才或者后期制作设备的影视节目的资金达到5000万美元。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