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联生活周刊:谈谈电影的自然写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18:27 三联生活周刊
电影《窃听风暴》剧照 现时,“西方口味对中国电影之影响”这个题目讨论起来是复杂而有趣的。一方面,是中国商业影院里寥寥进口片大部分是好莱坞商业片,影响了观众对于在影院里看商业电影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西方电影节的舆论倾向影响着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取材和风格…… ◎娜斯 中国观众看西方电影,基本上多为幻想,那里展示的多是比西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梦幻的生活。中国的商业电影基本上与西方主流影院绝缘,中国电影多是在西方的艺术院线和电影节露面,而这里的观众,多为西方的受教育阶层,或者对中国好奇。于是,一些中国电影,就起到了某种纪录片的作用——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渠道。他们对影片评判的标准,如果从这个角度,就往往不在于艺术性,而在于真实性。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对于世界是隔着一层“竹幕”,竹幕打开之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这时的西方观众,更多关心作品的记录性,而非艺术性。最明显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流行的一些用英文写中国的畅销书,多是自传性作品,因为西方读者要通过这些作品了解上世纪50年代之后中国人的生活。表现在对中国大陆电影的态度上,也是更多关注写实风格的作品。对于我认识的一些美国朋友,他们看这些电影是了解上世纪“文革”前后中国内部生活的一个最好渠道,那时的中国社会,那种状态下的人性,所以,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品在西方永远有市场,因为西方观众需要通过这些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即使是今天西方电视上关于中国的报道比以前多了,又有多少是涉及中国普通人的呢?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西方观众的这种需求其实跟电影作为艺术并无太大关系,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电影的确是艺术,写实主义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电影可以是诗,是魔幻,是梦想,是惊悚……所谓真实,是一种心理真实,而非必得是自然真实。中国写实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受欢迎,是因为那种生活是他们看不到而感到颇为新鲜的,而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讲,那却是司空见惯、沉闷而乏味的。 当然,这跟现行的市场机制也有很大的关系。以中国目前的影院机制,只有大片赚钱,小片不赚钱,所以投资人、制作人做小电影只有依靠欧洲市场来赚回成本,欧洲市场的口味决定了一部分小电影的风格取向,只要在那里能卖出去,起码就不亏本了,国内市场实在是无法掌控的事情……但是,是否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中国观众越来越怕看某一种类型的电影?在欧洲电影节得奖成为票房毒药?给观众一种艺术电影肯定不好看的印象?观众更加只会选择大片进电影院?这些问题肯定不是电影制作者本身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影系统面临的问题。 曾经跟一导演聊天,生活中的他很轻松、随和、有幽默感,可是这些特点在他的电影里我很少看到。不禁暗想为什么,是否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教育太过强调电影的严肃性,而使得电影人对待电影看得过于沉重,一拍片就要特别严肃特别认真,非得跟自己的天性拧巴? 我特别认同美国影评人宝琳·基尔在《垃圾,艺术和电影》一文中的观点,讲电影的娱乐性如何是我们开始看电影的起始原因,讲垃圾如何吊起了我们对于艺术的胃口,讲在垃圾里如何有艺术而在艺术电影里其实也如何有垃圾。电影艺术不纯粹,电影的魅力其实就在于它的高低混杂。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