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蝙蝠侠:暗夜骑士》:恐怖主义真人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1:46  新浪娱乐
《蝙蝠侠:暗夜骑士》:恐怖主义真人秀(图)

蝙蝠侠已经不是《暗夜骑士》的主人公了

  在《蝙蝠侠:暗夜骑士》DVD上架之际,新浪娱乐推出影片详评,以帮助您淋漓尽致的品味本片:

  小毕的个人评分:89分(A-)

  给这样一部热门电影评分其实不太容易,因为你不可能不受媒体的影响,更不敢无视粉丝的狂热。在我看来,《蝙蝠侠6: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基本上是一档真人秀:栏目风格是写实,竞赛关卡是犯罪,终极奖品是邪恶,编剧兼主持人当然是小丑——也就是恐怖主义和邪恶的化身,或者说恐怖主义(邪恶)本身。

  导演换成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世纪重启之作《蝙蝠侠5:侠影之谜》(2005年的那部)的主角,毫无疑问是蝙蝠侠,故事讲的也是丧亲阔少布鲁斯·韦恩如何成为孤胆英雄,或者说是正面解答了“蝙蝠侠为什么会作为蝙蝠侠而存在?”这一命题。

  然而其续集《暗夜骑士》,标题虽然仍为蝙蝠侠“量身定制”,主人公却一目了然,是已故的希斯·莱杰扮演的大反派“小丑”。这位被蝙蝠侠评价为“无法依靠理性与之较量”的超级恶棍,把蝙蝠侠、双面人、哥谭市的民众乃至《暗夜骑士》的观众,统统拽进混沌无序的世界——也就是影片所构建的世界观,也就是这场“恐怖主义的真人秀”。

  在导演诺兰的笔下,这一战(这档节目)宛如犯罪心理学经典案例,惊心动魄地呈现于大银幕。“恶之源”小丑布下天罗地网,破坏的与其说是物质世界、是法律,倒不如说是精神世界、是伦理。伴随他的各种阴损招数,观众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被强烈地冲击、颠覆,于是顺理成章地坠入“暗夜”的深渊。

  这点从开篇的5分钟抢银行戏就能清楚地辨认出来。恶人抢银行,在迈克尔·贝那儿是爆炸追车,在斯派克·李那儿是人质哑谜;在克里斯托弗·诺兰塑造的小丑操纵之下,则预演了整部《暗夜骑士》(整档真人秀节目),堪称每关都有人被淘汰的玩儿命PK,穷凶极恶才能脱颖而出。

  两线作战的匪徒们奉献的绝非一场偶发的黑吃黑、狗咬狗事件,而是每个人都不自知地充当了整盘棋的棋子。配合着耳鸣一般的重低音,在不安被蠢蠢欲动的音响哄抬起来的同时,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复杂的故事进程和快得不留情的速度,完全打乱你“准备欣赏一部好莱坞暑期大片”的心理预期和戏里戏外的平衡。惊异于完美犯罪计划的兴奋,与其当作是快感,不如说是因为小丑(导演)摆出“嘿,我们这部戏可不是给蠢材看的!”的嘲弄人的姿态,而使你大受刺激,潜意识被激怒并发动了聚精会神的脑筋引擎,从而产生出前所未有的代入感。

  前面提到的像大厦噪音干扰一样的音响绝对是帮凶(这种拿声音当配乐、当角色的手段,大家已在《老无所依》里见识过了),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到这场戏之后就已经紧张地颤抖了吧?……中计了。这等于是真人秀节目开场3分钟,先让几个主持进行一场PK,选出一个胜者继续做节目,余下地扒光了滚蛋——你一高兴摔坏了遥控器,从此没法换台了,对吧?情绪这东西,扎进去就不好出来。

  殊不知,小丑这档“把噩梦现实化”的恐怖主义真人秀才刚刚开始。为了不再进一步剧透,阴谋诡计暂且不提,单看希斯·莱杰赋予小丑的终极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足以让人无法不被震撼、无法不被打动。毛骨悚然的艺伎妆、豁到耳际又似笑非笑的嘴(佐伯俊雄+口裂女),外加一身涂满妖气的紫绿制服,……不过,这身行头也仅仅是被其压倒性的存在感所支配的小道具而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8364;

更多关于 蝙蝠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