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靓蓓(台湾资深影评人,著名传记作者)
听到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入围柏林影展竞赛项目,高兴之余,也让我想起那段风起云涌的年代!
华人导演踏上国际影展,集体在国际上为中华文化发声,就是从他们开始的。陈凯歌、张艺谋、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王家卫、蔡明亮、田壮壮、贾樟柯、王小帅、姜文等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这群人相继出现,百花齐放的结果,成就了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的新局面。第一次,我们可以在电影文化的国际层面,和他人平起平坐,交换意见。
从最初的“零”起步,经过耕耘,到后来,华语电影几乎在重要的国际影展上取得了“特别通行证”。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电影创作者,每每拍完新片,即被柏林、威尼斯、戛纳影展网罗,成了竞赛项目的常客,这个现象也使得大家误解,以为入围影展竞赛项目,是件很容易又理所当然的事。
记得2001年,侯孝贤以《千禧曼波》、蔡明亮以《你那边几点》入围戛纳影展竞赛项目时,我和纽约的朋友通电话,他高兴地说起,他有位朋友也入围了,当我问起是谁?他才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竞赛项目啦!是‘一种注目’!”在美国,光是入围非竞赛单元的“一种注目”,就已经是过五关斩六将了。不像华人导演,像是拿了永久通行证似的,一拍完,甚至还在拍摄当中,就有人来邀片,而且多是“竞赛”项目!
但是,这张直达戛纳、柏林、威尼斯等世界级影展的“特别通行证”,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长保永远!辛苦打出的局面,也可能转瞬间化于无形,关键就在于———电影本身!
因为在影展上拿到了通行证,市场却未必买账﹔市场叫好,影展也未必青睐!要如何拿捏,始终是创作者要面对的课题。在艺术电影的领域,华人导演的成绩早已有目共睹,但是面对市场,那又是另一套游戏规则了。有人打死不退,有人游走两边,有人则从艺术跨足市场;其实,“两面通吃”要比“吾只取一瓢饮”难多了。
而电影圈好玩的是,永远是“峰回路转”。就像大家都说台湾电影已死之际,就冒出部《海角七号》来;就像大家都对《无极》(blog)感叹时,沉潜之后的陈凯歌,又拍出了部《梅兰芳》!
如今重新出发的陈凯歌,票房、口碑兼顾,先征服市场,继而重返影展竞逐。
影展与市场,将来的变化如何?没人摸得准,个中变化万千,或许这就是吸引电影人前仆后继的原因之一吧!只要你还在拍,就有机会翻身!
在这里,没有永远的准则,也没有绝对的英雄;人人都有机会,却个个没啥把握。
成功嘛!只属于少数人。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陈凯歌作品《梅兰芳》 | |
相关资料:《梅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