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品购物指南:冯小刚不走寻常喜剧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20:27  精品购物指南

  《非诚勿扰》是近几年少见的、骨子里刻着真诚的一部电影。这次,“冯氏喜剧”标签依然在,同时又多了一份“放下”的淡定,多了一种毫无保留地打开自己跟观众一起平等交流的心态。一定会有评论指出《非诚勿扰》在故事、人物、节奏等方面的种种缺憾和不足,但我认为,在动荡的2008年,凭着这份“真诚”和“放下”,该片堪称年度最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国产电影。

  故事前半段很喜剧,后一半却包裹了一股淡淡的失落甚至绝望的气息,直到最终的温馨结局,影片才变得像寒冬中的一杯暖茶,抚慰着银幕前所有失意人的心灵。《非诚勿扰》是把希望与绝望、喜剧与优雅等多种矛盾元素合理地重叠在一起,彻底摆脱了过往“冯氏喜剧”模式的桎梏,一种新鲜的、属于冯小刚自己的风格呼之欲出。

  自冯小刚编剧的《大撒把》、导演处女作《永失我爱》,到《一声叹息》,再延续至《非诚勿扰》,“非典型冯氏喜剧”几乎都在表现现代都市人的情感迷茫,让观众深切体会到生活的乐与痛。至于冯小刚十年来为人熟知的那一系列喜剧代表作,我个人更偏向理解成冯小刚在电视剧《月亮背面》创作受挫后,痛定思痛,坚持“给观众做足底”,但需在体制内妥协的产物。

  在这种前提下来看《非诚勿扰》,就不难理解影片后半段,导演几乎不惜损失影片的叙事节奏,也要来展现秦奋和笑笑两人的心灵史,特别是中年秦奋的段落,很多直抒胸臆的台词,几乎可以看做导演内心的直接投射。这种叙事上的“不规则”,风格的不彻底统一,在我看来,是冯小刚对自身创作淡定自信基础上,对一些“商业法则”的不妥协。《非诚勿扰》其实是导演“笨拙”地直接跟银幕前的观众席地而坐,讨论着普世价值命题——爱、友谊与希望。

  你不喜欢《非诚勿扰》吗?好吧,“别慌,它只是部电影”——走出影院的时候,耳边也不时传来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我心里回响的却是希区柯克的这句充满调侃和慰藉的话。我反而很庆幸《非诚勿扰》没有彻底回到“冯氏喜剧”,因为在《十全九美》(blog)这样的“山寨电影”横行的“山寨文化元年”,喜剧电影搞不好,就会被人扣上“囧片”“雷片”的帽子。《非诚勿扰》反倒是“不走寻常喜剧路”,说文艺优雅也好,说高端又贴心也好,总之,这样的喜剧在国产电影里是鲜见的,特别是其赤诚的创作心态,值得我给予诚挚的赞美。

  我很认同冯小刚在几次媒体采访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国内观众偏爱国产“文艺商业片”,这可能正是中国电影商业化过程中,能与好莱坞大片鲜明地拉开距离的一个本土产物,《非诚勿扰》正是这样一部“文艺商业片”,正如冯小刚自己说他之前的作品,或许在内地观众看来很“商业”,可真要给国外观众,哪怕只是香港、台湾观众来看,其实都特别“文艺”。但冯小刚的“文艺商业片”,相信也不是国内任何导演都有能力复制的,因为这里的“文艺”是建立在多年商业化道路摸索基础上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冯小刚自我心态的转变,与上面提到的几点其实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就是冯小刚心态的“放下”。这“放下”是从《非诚勿扰》里能够直接看到的,一种疲惫中年男人的达观与自省。

  ◎关雅荻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非诚勿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