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电影30年:转型中的市场低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10:55  瞭望新闻周刊

  转型中的市场低谷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观众数量以每年10亿人次的速度下降,到后期下降的速度更快。这不光在于电影拍得好不好,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入大电视时代。电视迅速发展,伴随其他娱乐形式的兴起,包括歌厅、录像,吸引、分流了大量观众。

  虽然这个时候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还是非常辉煌的,199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很多奖项,比如1992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获得第四十九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3年我的《香魂女》得了第四十三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国内的电影市场却遇到了电视、录像厅、歌厅、游戏厅等其他娱乐业的强烈冲击,票房和观众人次快速下跌。1993年比1992年观众下降了50亿人次,以至于到了1990年代后期,年均观众人数一直徘徊在10亿人次以下。这时候中国已经是13亿人口了,每年每个人进影院不到一次,和前一个阶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1990年至1999年这十年我们作了一些努力,首先是为娱乐片正名,电影主要是娱乐而非宣传工具的概念开始被公众和政府部门接受。1980年代就有一些港台制作的娱乐片,比如《少林寺》和《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内地上映赢得了非常好的票房,都超过1亿元人民币。于是,内地电影人也开始拍摄娱乐片来拯救市场。一些与香港合拍的影片,特别是功夫动作片,开始主宰商业市场。

  此时,申请加入WTO对中国电影产生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必须对美国好莱坞开放市场。1994年、1995年中国政府同意引进好莱坞大片,允许美国公司和中国公司共同分配票房收入,当时要求每年只引进10部进口大片。

  1995年分账片里有7部美国片,美国片在中国引起非常大的轰动,票房达到3.6亿元人民币,这一年全年票房才十几亿元,美国的几部影片占我们全年票房收入的27.2%。但是引进美国大片并没能阻止中国电影观众的流失。

  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电影业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已经开始和世界接轨了。全球化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好处,促使中国电影市场化,中国电影人也从商业大片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单从电影业来看,全球化就意味着美国化。从1995年一直到2007年,中国一共进口外国的分账电影大约150部,其中90%都是好莱坞的大片,抢夺了中国本土电影的市场。1990年代前期,在美国大片没有引进之前,中国本土电影《周恩来》《大决战》《焦裕禄》《霸王别姬》还是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观众;引进美国大片之后,基本都是美国电影占据第一的位置,大量的美国商业片造成了本土电影市场的流失。

  美国化将各国民族的多元电影彻底排除在外。人们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市场的繁荣时期,有不少非美国的外国电影明星和电影风靡中国社会,比如日本的影星高仓建、栗元小卷,法国的演员阿兰·德隆与罗密施·耐德,以及印度电影《大篷车》等等。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除了好莱坞明星以外,很少有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明星与电影再次风靡中国了。即使一度风靡的韩国明星和影片,也主要通过电视剧和盗版DVD,而非正式的电影市场。

  虽然政府在政策上也作了一些保护本土与其他国家电影发行放映的努力,要求必须进口一定数量的非美国片,但是美国娱乐文化的霸主地位仍旧难以撼动。从新世纪以来每年20部的进口分账大片中,找到了一些数目可怜的非美国片:日本的《绿芥刑警》(2002年)、印度的《印度往事》(2002年)、韩国的《爱有天意》(2003年)、法国的《芳芳郁金香》(2004年)、英国的《雾都孤儿》(2006年)、俄国的《猎狼犬》(2007年),但是票房和影响都十分有限。

  全球化背景下的艰难蜕变

  进入新的世纪,影院人次和票房在逐步回升。管理部门开始在政策上对电影业的改革作了一些实质性的努力。

  2001年中国加入WTO,要按照WTO商业规则工作。2002年,中国发布的电影管理条例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结束了电影业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2003年,签发CEPA协议,向香港电影业全面开放了内地市场。

  以多种所有制的平等竞争为特点的市场化机制开始出现效果:2003年拍摄的197部中国大陆影片中,民营公司制作的就占了60部;到2004年,民营和外资投资的中国电影已经占到了80%;民资与外资也进入了发行放映的电影院线,从2002年开始鼓励放映市场化、院线化,到2006年,已建立了36条电影发行院线,影院从872家发展到1325家,银幕从1581块猛增到3034块。

  由于在政策上实施了一系列的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措施,中国电影业在2003年之后逐步有了回暖的迹象,2003年至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国产片收入超过进口美国大片的收入。

  2000年拍摄的影片《卧虎藏龙》在国际主流商业电影市场上取得成功,极大地启示了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的电影人,开始了跨地区、跨国家的高投入、高科技的好莱坞式的大片制作。《英雄》《夜宴》《无极》(blog)等纷纷出品,使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开始超过美国商业大片。经过了体制的改革、商业化的改革,中国电影面临的困境已经有了一些缓解。

  对冯小刚的电影,有人说,中国内地现在只有三个导演的电影有市场的保证,即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冯小刚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显示了他的制作商业娱乐片的才华。从1999年的影片《不见不散》起,他创造了“贺岁片”连续四年的票房冠军。2007年,他又完成了战争史诗大片《集结号》,邀请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原班人马制作特效。投资成本8千万至1亿元人民币,仅国内票房就达到2.4亿元。大家可以从这部影片里,看到今天中国电影观众的欣赏趋向和电影制作的当前水平。

  中国电影业在复苏,还要面对未完全市场化的电影体制的许多问题:诸如审查制度的进一步法制化、影片的市场分级制度的建立、主流市场与艺术市场、儿童片市场等多元化的建立,等等。近年来风靡国外电影节和艺术电影市场的中国第六代电影人贾樟柯的影片,虽然在国外获得了很多奖,在国内报刊、网络上名声也很大,但却很难在中国取得电影市场。在中国要建立完全健康的影视市场的机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中国电影的未来

  中国的电影业有崛起的基础,因为我们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因为我们有13亿人口,虽然近年来中国城市影院在迅速增长,每天增加1.4块银幕,而现在有效的电影放映只覆盖10%的人口地区,还有90%的地区需要建影院,建立有效的发行院线,有着巨大的空间。

  近几年影院迅速增长,中国的数字影院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数字影院的100多套体系中,中国拥有30多套体系。这是我们中国电影再度辉煌的最主要基础。

  另外一个重要基础是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张艺谋导演在2008年奥运开幕式中运用了中国文化的元素,特别是中国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开幕式很精彩。我们还有四大名著和四大民间传说,可以更深地展示中国人的文化、信仰、情感和精神追求。

  四大民间传说表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生命的热爱。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见了著名的演员、导演卓别林,请他看了一部中国的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告诉他这个电影是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死后都化成了蝴蝶。我相信,在一代代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业终将走出低谷、化蝶而生、走向辉煌。文/谢飞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blog)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中国电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