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李丽 发自法国
这两天,戛纳电影节的“香港城”举办了好几次大大小小的活动。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明星云集的“中国之夜”,也不是竞赛片《复仇》的见面会,而是一个小小的香港新导演推荐活动。
这个活动是以“中国之夜”提前新闻发布会的名义举办的,但我去了才发现,原来是“挂羊头卖狗肉”。几位香港贸发局的领导发言,才谈了几句香港电影的辉煌历史,就把话题转到了香港新导演的身上。这才发现,“香港城”的小帐篷里,挂着好大一幅合照,上面的人基本不认得。据介绍,这是31位香港的新导演,其实就是香港的年轻小导演们,这次香港的政府部门带队,就是为了把这些新导演们介绍给来自全世界的媒体和投资商。接着,领导们让位,三位新导演———黄真真、赵良骏和郑保瑞坐到主席台上,开始“王婆卖瓜”。当天还放映了两段主办方为戛纳电影节专门制作的短片,一段是经典港片剪辑成的,都是大导演手笔,另一段就是新导演的作品集锦。
事实上,当天到“香港村”的媒体都是冲着亚洲巨星梁朝伟来的。但是,这位“香港影视娱乐大使”不肯多谈自己,他一直用鼓励和崇敬的目光看着那三位新导演,这让很多不熟悉情况的国外媒体疑惑地互相悄声打听:“这三位是什么大人物啊?”后来我也了解到,梁朝伟这几天连老相识李安的竞赛片《建造伍德斯托克》都没来得及看,就是在忙着这件事———一路带着新导演们,从亚洲各国一直宣传到戛纳。
我得到的消息是,“香港新导演计划”不光只有宣传项目,政府还会出资给这些新导演们拍戏,而且这个计划将一连几年地持续下去。望着台上黄真真神采飞扬的脸,我再次感叹在香港当导演的幸福。这位在美国科班出身的艺术女青年,曾经在纽约一无所获,最终还是在她原本看不上的香港老家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