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天新报:华表奖要拉近与观众的审美距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2日09:20  天天新报

  作者:吴为忠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周六举行。高朋满座,星光闪耀,老中青三代电影人济济一堂,显示出一派共同为振兴国产电影再创佳绩的祥和欢乐的气氛。

  从这次的获奖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片认可的可喜现象,表达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电影创作宏观表现的指导意义。有“票房之王”之称的冯小刚的获奖感言很有代表性。他说:“当导演这15年来,专业的金鸡奖和政府奖——华表奖都将我拒之门外,并引发了‘冯小刚作品难登大雅之堂’的讨论。”这次的华表奖,他拍摄的《集结号》《非诚勿扰》获奖,他更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这是对他的肯定。

  凭着一部《梅兰芳》与冯小刚同样获得最佳导演奖的陈凯歌也是实至名归。陈凯歌在获奖感言中特别强调了《梅兰芳》中文化传承的意味,他说:“我不会加入外国籍,也没有加入过外国籍。能以中国人的身份为发扬中国文化而努力,这才叫不失身份。”有了这样的身份意识,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这次政府奖首次设立“境外华裔主创人员奖”,使我们看到一个意义更为广泛的华表奖的大概念,这是增强华语影片走向世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举措。无论是优秀境外华裔导演吴宇森还是香港演员甄子丹舒淇,他们的获奖体现了华语影片的整个实力。

  但是,从获奖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许多提名和获奖的主旋律影片与观众的知晓度还有距离,许多观众连这些影片的片名都没有听到过,更不要说欣赏了。这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宣传不力,二是缺乏市场号召力。比如像《八月一日》《大河》《沂蒙六姐妹》《袁隆平》、《横平竖直》、《锡林郭勒——汶川》、《突发事件》、《走路上学》、《寻找那达慕》、《买买提的2008》《我的左手》《十八个手印》等影片与观众擦肩而过,无缘相见,这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

  既然是表彰上一年度国内最优秀的影片,就应该努力以艺术质量和市场口碑的双重标准来要求,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怪圈。主旋律影片也要有市场意识,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不是为了获奖而拍,失去观众的影片,是无法实现传播价值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