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西都市报:张艺谋躲避崇高

  □谭飞(影视界知道分子)

  现在电影界的武林高手在选择制敌时最希望三招完胜,当然,以前不,以前名门正派基本都是规矩招式,非得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才罢手。最早发现可以飞刀取胜的是冯小刚《非诚勿扰》剑不出鞘即大获全胜,于是,刚吃完好几顿国家级甚至国际级丰腴大餐的张艺谋打着嗝发现:这是个好方法,成本低、不费事、获益多、性价比高。

  2010年前一个月,银幕比的是性价比。《三枪拍案惊奇》拉来了本山师徒、孙红雷闫妮等“有气场”人物,堆上了小沈阳春晚小品扩大版、《武林外传》、《血迷宫》、《老无所依》甚至老谋子的陕西话,为的就是把成本控制住,把收益拢进来。砰砰砰,三枪打出的其实是六个字:花小钱,办大事。不少人看完三枪后发现,二人转已经扩大化,这部电影更像是六人转,把刘老根大舞台的某些奇技淫巧不平均地分配到六个人身上,各有各精彩,也各有各埋汰。各类网络语言、段子、微博佳句在前半部填充得相当满,时有诸如“他能力强,会英文,还神秘”“你怎么这么严肃,这么沉默”等妙句引人发笑。这部电影的笑果也许并不是最强的,但必须承认,观众面对赵本山、小沈阳、毛毛们笑点会自然降低,他们不大可能像影评人一样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而屏息思考,吝惜掌声。

  张艺谋拍《三枪》是在躲避崇高,当他标志性的团体操美学、人海战术、大色块玩到世界之巅时,发现天天吃山珍海味吃大餐,久了人就失去了味觉跟嗅觉的敏感,甚至常觉反胃。不如吃点开胃小菜,换换感觉,做不费力,吃也随便。《三枪》也是在这种心理诱因下的尝试,传统对张艺谋的印象在《三枪》里面基本就剩下了部分色块、衣着、外景等等,他固有的崇高感、庄严感、压抑感,在《三枪》里基本用他在片尾歌里的陕西话吼出来,抛掉了。这有点像做惯了《东方时空》那拨人,突然整一个《分家在十月》,两种样式为一种人所为,但观众会有“没想到”感。

  以前没有人敢去预测不正经的张艺谋会是什么样子,特别是他玩了奥运开幕式之后,《三枪》给了大众一个样本。虽然这个样本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前面笑果密集后面过于稀疏,虽有所本但剧情还应更具智商等等,但就让正经得太累、宏大叙事得太烦的张艺谋放纵一把吧。《三枪》不适合用对待文艺片或大场面商业片的思路评价,它本来就只是想做平价的陕西油泼面,想展示正当红的二人转明星跟笑料,看的人觉得掏钱之后值回票价,张艺谋就成功了,电影就成功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