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丰彦
我尚未看过《孔子》。但最近确实很难无视它,如果这一年还有什么片子的评分(在某几个知名的文化网站)会比《刺陵》还要低,我觉得是不可想象的,更奇怪的是,这个分数在《孔子》公映前就定下了基调。因此,这里面有一种催化剂叫“情绪”。
于是,我突然有个醒悟:《孔子》挺像曾轶可或者李宇春的,对喜欢的人而言它是蜜糖,对厌恶的人来说就是砒霜。和《孔子》有同样待遇的还有章子怡的《非常完美》,开拍前就被公然“泼了脏水”,仿佛不少观众与赵欣瑜一样都与她有私人恩怨。这里面并不存在“了解”这样一个环节,喜欢不喜欢只是一种情绪化。当你去翻阅评分下面的留言,大多数人言之无物,对于他们来说,情绪是不需要解释的,我给零分还需要理由吗?这就是典型的“黑”。
“黑”的反面就是“蜜”。比如说同样的网站上,《阿凡达》开映之前分数飙高到了9分以上(《孔子》徘徊在3~4分之间),我虽是同样期待,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人难道是可以“穿越”到卡梅隆的大脑皮层中提前试片。还有一些“蜜”,经常拿扶持中国电影的口号做文章,仿佛国产片就是批评不得的。他们的留言同样言之无物,因为除了吹捧的口水,他们无法将自己想象中的东西具体化。
对于电影,“黑”与“蜜”都很恐怖,都会蒙蔽观众的双眼。而且更恐怖的是,“黑”与“蜜”还会互相催生。从小的角度讲,“黑”的过度抵制与“蜜”的过度保护,两种情绪都会伤害电影,从大的方面说,则会伤害电影产业的发展,这都不是电影市场健康的自我调节。
看电影时需要感性,评论电影时需要理性。“黑”也好,“蜜”也罢,最起码的底线是,请看过电影再评头论足,不然只会自取其辱。笔者没看过《孔子》,自然也不会对其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