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没有冯小刚的贺岁档你习惯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15:55  精品购物指南
没有冯小刚的贺岁档你习惯吗?

冯小刚

没有冯小刚的贺岁档你习惯吗?

近年贺岁档总票房及冠军影片票房

没有冯小刚的贺岁档你习惯吗?

冯小刚是个ICON还是个LOGO?

  “冯小刚”不是一个人、一个名字。他曾经是个ICON,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LOGO。而冯小刚的品牌化过程,也是一部国产贺岁档、贺岁片的成长史。

  过年要“吃饺子、骂春晚、看冯小刚”已经成为过去十年内主流国人的主流过年方式(90后们别撇嘴,这里说的是“主流”!“非主流”我们过后再表)。而在中国电影绝对雄起的2009年之后,2010年的贺岁档群雄逐鹿,却没了“贺岁祖师爷”冯小刚的身影。当然,地球缺了谁照样转,观众显然比我们这些做电影周边服务的要想得开得多——在我们的调查中,80后和70后女性表现出了对冯小刚导演持续的关注,而相对应的是男性观众对冯小刚导演缺席贺岁档的关注程度的下降,也许是广大男性同胞们知道冯导演正在忙于《唐山大地震》的制作吧。

  虽然观众对冯小刚的期待值比我们预想的要低,但并没有哪一个年龄层的观众表现出对冯小刚导演的反感和审美疲劳,这反映出我们的观众确实见过了些世面,尽管在张艺谋那里还存留着“见一次骂一次”的习惯,但大众的观影心态还是日趋成熟、健康,起码没有了非君不看的狂热,毕竟电影什么都不姓。 

  70后、80后女性最买冯导的账

  为什么70后、80后女生更愿意买冯导的账?记者一次和70后女作家赵赵聊起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赵赵说:“冯小刚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为百姓拍片,因为从百姓中来,所以更会挠百姓的痒痒。”而且,《非诚勿扰》里的中年男人的怅悯情怀,也的确能直指他们的爱人——70后女性心灵的柔软处。而《集结号》中,冯小刚打造了新时代纯爷们儿形象,这在一片花样美男当道的时代,重新唤醒了阳刚审美。在调查中,一位80后的女白领说:“喜欢《集结号》里的张涵予,太爷们儿了,属于理想丈夫类型。还有《非诚勿扰》里的葛优,要是我相亲遇到这么一位大叔,肯定嫁!”

  沉稳中带着一点坏,阳刚中又有着柔情,在“剩女”当道的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冯小刚电影里的男主角们招“啥都有就缺对象”的姑娘们喜欢,而且,《非诚勿扰》里的女一号,本身就是一个超龄剩女怨妇款典型啊!

  冯小刚:为什么今年不“贺岁”了?

  去年一部开年大戏《非诚勿扰》票房3.4亿,不仅是当年的冠军,也是除《建国大业》外,中国最卖座的电影,输给《建国大业》不丢人。说到今年为什么不角逐贺岁档,记者拨通了“华谊兄弟”公司宣传人员的电话。听说问贺岁档,“华谊”的人开门见山:“我们今年的贺岁档只有《全城热恋》,你们去看看吧,水平比其他贺岁档的片子强多了。”

  “华谊”的工作人员说,其实每年冯小刚不是为档期拍戏,而是跟着片子走。2009年末刚刚杀青的《唐山大地震》让冯导在去年整年没有心思干别的。这部在冯导口中的“中国第一部灾难片”就等着7月28日公映了。而对于冯小刚的常胜战场贺岁片领域,“华谊”透露,冯小刚2010年最大的一个动作是拍《非诚勿扰2》,主演还是葛优和舒淇,是他们接下来的故事。这部既有群众基础,又给投资方信心的影片目前还在剧本创作阶段,但它目标明确,就是为了明年的贺岁档。

  观众:冯导就像老朋友,缺席一年也不怕

  通过调查采访,我们集结观众的评价,发现大家对冯导演的缺席并未感到十分不适。

  客观原因来说,确实今年贺岁档电影扎堆,选择太多。

  去年全年的票房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60亿,中国的电影市场真正迅速成长。拿贺岁档上映的电影来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类型,动作片有《锦衣卫》《苏乞儿》;爱情片有《全城热恋》;喜剧片有《花田喜事》;动画片有《灰太狼和喜羊羊》;同时还有一部全能影片《阿凡达》。有了这么多的选择,冯小刚这个开山人也可以抽空做点其他事了。毕竟,一个贺岁档不能拴住冯小刚,而健康的电影市场,在需要冯导演这样的大腕的同时也需要其他一些“清粥小菜”。调查中大家对冯小刚导演缺席“贺岁档”,除了遗憾,也只随他去了,其实也说明了如今大家观影越来越趋于理性,谁敢说没了冯小刚,贺岁档就不是贺岁档了呢?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影迷直言,“中国电影贺岁档发展也有一段时间了,还是看不见老冯的接班人,多少有些遗憾。刺激、热闹已经够多了, 冯小刚每年都上贺岁档,今年没有了,也不算‘断篇儿’。就跟老朋友似的,不能说一年不见,明年咱们就翻脸不认人了吧。这么多年交情摆在这里呢,先存个盘,明年继续呗。”

  而对于冯氏幽默,从最早的小人物调侃,到《非诚勿扰》里表现出的中年情怀,我们看到冯小刚在转型,它的幽默也在成长。如何与时俱进、吸引更年轻的观众也许是冯小刚明年贺岁档想老少通吃必须考虑的课题。利用拍摄更具野心的《唐山大地震》的间隙,冯导和观众“相见不如怀念”一年,绝对是个聪明的做法。就算大鱼大肉,也不能天天吃啊。

  延伸阅读

  冯小刚是个ICON还是个LOGO?

  “冯小刚”不是一个人、一个名字。他曾经是个ICON,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LOGO。而冯小刚的品牌化过程,也是一部国产贺岁档、贺岁片的成长史。1997年的贺岁档冷清得只有成龙的《义胆厨星》,只不过在这部分账大片上映之前,一部叫做《甲方乙方》的国产喜剧电影提前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国产贺岁电影,直接制作成本只有400 万元,最后票房收入达到了3000 万元。此时,冯小刚从一个票房毒药导演,正式作为中国电影圈最有朝气的超新星,登上历史舞台。

  在此后的十年间,冯小刚逐渐进阶,《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这三部拼盘式的喜剧成为中国贺岁片的标杆,冯导本人也成为了“中国式贺岁电影”的LOGO。每年春节的时候去电影院看一场冯小刚的电影成为了和吃年夜饭一样的仪式化的活动。冯小刚很好地把握住了贺岁电影的脉搏,以贴近大众生活的小人物作为影片的主角,嬉笑怒骂间还原人生的真谛。

  冯小刚的成功让中国电影人看到了“贺岁档”巨大的市场价值,但是无论在影片的质量上还是在票房上,这些影片依然无法撼动冯氏喜剧的霸主地位,直到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这一年冯小刚缺席贺岁档)上映情况才有所改变,这时中国的贺岁档电影开始进入群雄逐鹿的年代。

  签约华谊兄弟影业有限公司后的冯小刚,开始了冯氏贺岁电影的第二个阶段——尝试完全的商业化运作,“华谊”的崛起也标志着民间资本正式进入影视行业。2002年的《大腕》,冯小刚第一次获得国外电影公司的投资;《手机》从剧本策划起就吸引企业介入到生产过程中来,产品广告植入、产品业务互动、产品的投放、媒体宣传的多样丰富成为影片融资的重要手段与营销措施;《天下无贼》中,冯小刚第一次尝试起用大明星,同时香港制片方的介入为影片带来了香港电影制作经验和经营经验;《夜宴》是第一部投资过亿的冯氏电影,走的是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2007 年“华谊”投资《集结号》,以国内票房2.6 亿元成为2007 年度票房冠军;2009年的《非诚勿扰》回归到冯小刚最擅长的温情喜剧路线,一举取得了3.4 亿元的票房收入,同期上映的《叶问》《赤壁(下)》只有眼红的份。11 年间,冯小刚拍摄的十部不同类型的电影,累计投入2.9 亿元,累计票房10.78 亿元,这个数字在中国无人能及,冯小刚这三个字几乎可以等同于票房大卖的保障。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