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鸡百花的一点怪现象:传统行政模式操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09:34  新京报

  【尖锋话题】

  靠 ,已经越来越难吸引公众,有成为社交、联欢专场的危险。

  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江阴落幕,虽然获奖的《建国大业》等片及赵薇陈坤等星皆是可以接受的常态选择,但百花奖很难引起公众更多兴趣。双黄蛋照有,公信力仍跌,人气大赏———百花奖成了国产电影节的一个缩影。

  本届电影节有一点广受诟病的评奖细节是,所评电影跨度是两年。像《非诚勿扰》《画皮》这样的电影都是两年前放映的,连主创回忆电影细节可能都会有陌生感距离感了,那公众会有什么观感?吃饭要趁热,评奖也尽量要趁热打铁,间隔时间不宜过久,如果评奖结果都需使劲回忆,那情感诉求当然很难做到直接、迅速。这种入围片时限完全不符合电影奖项规律,充满行政指令因素,难以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试想一下,如果2008年中超联赛冠军2010年才给颁一奖杯,到时队员和观众还“嗨”得起来吗?

  我想起十几年前对艺术奖项的一次宏观调控,该调控造成了眼下“单数年评百花,双数年评金鸡”的怪象。这“一刀切”破坏了电影奖项的自身规律,这一点上,与电视界的金鹰、飞天奖轮颁类似。不是依据电影的规律,电影传播的特点,电影奖项的内在逻辑办电影节,而是以符合政策规定为前提办节,当然就找不到观众及参与者的兴奋点,保持不了热度,提供不了新鲜感。

  由于中国电影节的日渐增多,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等影响力的分流,金鸡百花电影节业已不是国产电影营销的最重要阵地。特别是上海电影节,虽远比不上国外几大电影节,但由于地处国际性都市,交通、媒介发达,影响巨大,基本上已取代金鸡百花成为最重要的营销平台。对日益市场化的中国电影来说,卖场比奖杯实际意义更大,因此,在二三线城市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加速边缘化。主办者频繁变换举办地的行为,虽然也属无奈之举,但从某种程度上严重伤害了金鸡百花品牌的稳定度、美誉度,因为,对这些城市来讲,它们只是金鸡百花的匆匆过客,办不办得好,跟它们关系不大。

  靠传统行政模式操办的影视节,已经越来越难吸引公众,有成为小圈子人社交、联欢专场的危险。除了世界性的娱乐样态、奖项多元导致传统奖项关注度下降外,从根子上讲,衰败源于不按规律办事,不尊重奖项的公众属性,没有把吸引关注、增加魅力、推陈出新放在最重要位置考虑。

  □谭飞(影评人)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