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周娱乐评论:大浮云与小给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15:52  北京晚报

  如果你有了第一个500万元,你会拿它干什么?搞创业,开一家自己梦想的店?做慈善,为儿童、老人、动物、环境条件的改善尽一份力?去旅游,背包走遍世界各地?如果更实际一些,大多数人的想法应该是把它投到房地产、股市,让钱再生钱。至少等到资产过亿,才有可能拿出一部分用于以上事务。

  这不是一个无聊的提问,大到大企业大明星,小到小百姓小音乐人,似乎都在受困于这个问题。今年央视广告竞标中,五粮液集团砸出4.05亿中标新闻联播报时组合的4个单元。而整个竞标中,央视“吸金”126.687亿元。央视主持人鲁健当场感慨“这还是钱吗?”相比较而言,我们区区500万元怎么好意思拿出手呢?上周,演员海清爆出消息,因拍《赵氏孤儿》她损失500万元。但她对此并不看重。看着那些越来越大的关于金钱的数字,大多数读者只能以“这些都是浮云”来安慰自己了。

  上周三,在媒体爆出“女子十二乐坊”中有6位成员集体退出,并表示原因是“2007年后再也没发过新专辑”、“连商演都很少”、“老板把重心放在房地产、股市上”。经纪人王晓京回应说,其实是那些成员年龄已大,结婚生子等影响了团队,“现已重新招募了十七八位新成员,青春靓丽且综合实力更强。”

  “女子十二乐坊”成立于2001年,以其“流行与古典完美结合”的方式大受欢迎。2003年进军日本市场大获成功,进而又因为这层镀金让国内演出更加火爆。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2007年“乐坊”参加活动19场,2008年20场,但到了2009年则只有12场。到了今年,除了10月在深圳建立“女子十二乐坊音乐基地”的消息外,就是6位成员退出的新闻了。

  而同时,一个叫“杭盖”的蒙古族乐队却在欧洲渐渐走红。本报在2009年曾多次推荐他们的演出,但他们每次北京现场演出的观众都不过四五十人。现在他们在欧洲的演出费已达到2万美元一场,而且演出已经排到了2011年年中。

  音乐确实越来越难赚大钱。周杰伦甘愿把专辑销量冠军让给罗志祥,自己去拍电影。结果他依然是台湾艺人年收入冠军。高晓松和曾被称为“内地最会赚钱的音乐公司老板”的宋柯也都去拍电影了。因为电影目前是继房地产、股市外,资本运作最活跃的领域。华谊兄弟、博纳集团先后上市就是表现。

  高晓松“走”前为音乐市场作了预判:“大唱片公司将死掉一些,剩下的做版权售卖。虽然已有规定公共场所放音乐需要付费给版权方,但早就习惯免费的消费者不可能付费。小唱片公司通过做小众歌手及演出会活下来,但赚不到大钱。”在经历过早年音乐市场火爆的王晓京、宋柯、高晓松们看来,如今音乐市场的仨瓜俩枣肯定不如房地产、股市等收势喜人。

  还在做音乐的公司则一门心思通过手机移动下载“中标”赚钱。据媒体采访,EQ公司现在签约了22组艺人,每年都要发行近20张专辑。公司对内要求所有艺人每周都要上交两首作品。这样“海量”积累,就为了每年能有一首歌“中”上“神曲”。因为版权签约的繁琐和复杂,移动公司都喜欢“打包”购买音乐,然后一起推到下载平台上。这对听众来说并不是“高保真”的音乐推荐,但对公司来说最方便就可以了。《该死的温柔》、《犯错》等歌曲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下载量奇高的“神曲”。再凭借公司曲库中近1万首歌曲,EQ公司每年能有1000万元的利润。而那些没有公司、单打独斗的音乐人的收入就没有保证了。为“凤凰传奇”创作词曲的张超每年收到来自移动下载的收入只有2万元。

  好在还有那些不为了钱去做音乐的人。上周六,“万能青年旅店”这个也许你从来没听说过的乐队在鼓楼MAO演出。700多名观众把场地挤得满满的,还有100多人进不去等在门口。为保安全,当地民警也赶到现场协调。这个来自石家庄的乐队正成为近期北京青年的新偶像。如果通过豆瓣等网站查询周末的各类活动,会惊奇地发现,到处都有“万青”歌迷的痕迹。在北大电影放映页面、人大放映厅页面以及其他演出页面,都有人留言“为什么跟‘万青’同时进行!”

  “万能青年旅店”的豆瓣音乐人的关注,也从一周前的几千人一下涨到现在的14000余人。

  《十万嬉皮》中的“敌视现实,虚构远方;东张西望,一无所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杀死那个石家庄人》中的“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淹没心底的景观;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这些歌词深深反映了当前年轻人的心理感受。这是“旭日阳刚”民工版《春天里》对国人“老无所依”担忧的一种延续。

  与之相对的是,上周国家公务员考试迎来了103万人参加,这让录取比例超过了高考,达到63.6比1。在年轻人看来,创业、打工都不如一份稳稳当当的工作保险。“激情创新时代”似乎也成了浮云。

  相对于演唱会等北京周末的大演出,作为文化之都,各种讲座近段时间越来越多。上周六,一个名为“手工艺的容貌:传统与技艺”的纪录片放映和讲座在日本文化中心举行,现场几百个座位都不够观众分配,有不少人坐在了过道上。而大家来看的“只不过”是一个讲述日本传统手艺“木版染和服”工艺的纪录片。导演表示她拍摄这个纪录片是要说明,日本已经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在传统工艺渐渐失传的同时,并没有足够多的创新来支撑年轻人变少、消费需求降低的现实。而对中国来说,这个问题也正渐渐显现出来。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