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去年突破102亿元大关,在这一“成功”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问题。在香港影视展“亚洲制作人论坛”上,施南生、于冬等业内大腕纷纷谈到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弊端,他们一致认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不差钱,但很混乱,缺乏制度和规范。
【现象扫描】
年产500多部电影 约400部不能进院线
博纳影业董事局主席于冬在“亚洲制作人论坛”上表示:去年一部国产片平均投资是1000万元,各制片公司投资电影大概花了50亿元,但回到制片方手里的只有20亿元,直接亏损30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业。
于冬提醒说:电影业处于极其不均衡的状态,有人吃肉,有人可能连汤都没喝着。去年博纳影业净收入达到5300万美元,调整后净利润有1080万美元,增长近100%。另一家大公司华谊兄弟去年实现净利润1.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5%。
主要亏损来自大量未能上映的影片。从2010年2月14日的《大兵小将》到2011年的《开心万岁》,过去一年时间里有140部影片上映。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共制作影片526部,约400部影片未能进入院线放映,有的就算进入院线,也不能保证收回成本。其中,中小成本电影成为亏损的重灾区。在100亿元票房背后,其实是令人尴尬的“四六开”:在上映的140多部中外影片中,有26部大片拿走了总票房中的约60%。
而且,大投资的影片也不能保证不亏损,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年初上映的影片《孔子》。根据《孔子》制片方公布的成本,影片投资1.5亿元以上,最终影片票房为1 亿元上下,尽管制片方未公布收回了多少成本,但按比例计算,制片方大概只能收回约3300万元,亏损1个多亿!
【原因分析】
制作费用高企 审查制度造成资本浪费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其关注总票房,不如关注投资回报比。在日前举行的“金榜单之夜”颁奖晚会上,领取《唐山大地震》所获的“票房十强状元”以及2010年度最佳票房贡献制片公司两个奖项的王中军就承认,2010年在华谊高票房影片《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的光环下,其实还有仅100多万元票房的动画电影。
于冬还指出,制作费用高企已经成为片方亏损的原因之一。在他眼里,电影业各种人才资源成本迅速上涨,投资过热,但实际上产业规模尚未达到。
于冬还表示,中国电影的内容审查制跟巨大资金引导下的电影生产量存在矛盾。除了内容题材的限制外,于冬认为,一年拍100部影片和一年拍500部影片,审查都一样,这造成很多影片只是重复。
分级制度难产 不能差异化放映造成影片同质化
对于审查制度上的问题,业内人士也有不少自己的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一级导演尹力认为,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进入到法制化的轨道,才能保证电影有更强劲的后劲可以可持续发展。比如很多影片可能都是有年龄限制的,但由于没有分级,在国内所有人都可以去看,包括吸毒、暴力场面。“为什么这么多年分级制进行不下去?只要涉及了分级制度,总是被误读成同意和允许拍三级片,这是一个重大误读。”
某院线宣传部负责人马贺亮说:“美国的电影(产量)比我国多四五倍,分地区发行,差异化放映。我们是全国统一放一个片子,所以院线存在价值不大。”他举例说,比如艺术院线,要做起来需要片源,但目前我国已有的片源还无法支撑起一个专门院线全年的需要。
作为一线的电影工作者,导演贾樟柯拍过很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他认为:在电影审查上建立分级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导演的创作自由,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观众观看,“法律不是指引电影往哪里拍,而是保证创作和观看的自由”。
【业内声音】国内电影离产业很远 亏损其实是意料中事
乱象一
盲目投资必然亏损
近年来,每年30%以上的市场增长率,给内地电影产业做了最大的广告,大量资金源源不断进入电影业。其中包括本身就在不断扩大的电影产业内循环,影视公司和视频公司融资上了市之后,圈到了不少钱,另外还有大量希望介入文化产业的商业银行、植入广告主、海外合作方、矿主、房地产商等社会游资。所以有人说,今天中国电影行业最不缺的就是钱。
《天地英雄》、《麦田》等片的导演何平也在微博上表示,内地影业的资本浪费由来已久,“复制性投资远远高于开发性投资,投资人盲目跟风,题材雷同,赌博心态蔓延。制作、发行、艺人、院线垄断性捆绑,烂片也有了充足的发行空间”。
乱象二
缺乏规范,
不按合同办事
电影人施南生用“乱到不能再乱”来形容现在内地的电影业。她举例说:“我有个朋友签了一个导演,然后他说他要改这个导演的剧本,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改,那你得跟他提前说,得按合同上说的来办。我那个朋友就说,我如果提前说,他就不会签约了。我还有个朋友,有一次签英文合同,他反问,为什么不签中文合同,要签英文的?我只好告诉他,这是国际通行的商务语言,并不是什么别人瞧不起中文,法国片卖到美国,也得签英文合同。”
王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