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到今年,中国女性制作力量风起云涌,仅看内地: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票房过亿,拉开了白领爱情电影高票房的序幕;李玉的《观音山》奖项与票房齐飞;新导演金依萌拍出了《完美生活》,李芳芳拍出了《80后》。
我目前是专业的电影记者,所以,这些年有机会走访世界各地,参加各大国际电影节。每次去影展,我都格外留意女性导演。从伊朗的萨米拉。麦马巴夫(Samira Makhmabaf)(《黑板》)到日本的河濑直美(《殡之森》、《朱花之月》),从波黑的亚斯米拉兹巴尼克 (Jasmila Zbanic)(《格巴维察》)到马来西亚的陈翠梅(《爱情征服一切》),从美国的苏菲亚哥普拉(Sofia Coppola)《迷失东京》、《在某处》)到新浪潮老祖母安妮华达(Agnes Varda)(《尤利西斯》)……我始终目不转睛地观察她们。
但实际上,中国的电影世界,女性导演早已开出一片天。1949年后,政府推行男女平等,那个时候的文艺作品,比如《小二黑结婚》、《李双双》,讲的都是女性翻身解放,男女同工同酬,女性获得自由恋爱权利的故事。这个话题经久不衰,直到八十年代,在一片寻根热潮中,很多导演拍的都是关于女性处境的影片。第四代导演有黄健中的《良家妇女》,谢飞的《湘女潇潇》;第五代导演从陈凯歌的《黄土地》到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讲中国女性长期的压抑与禁锢。
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女性导演开始以集体形象登场。一方面,她们的工作开始于文化解禁之后,社会改革之初,另一方面,旧体制尚未终结,她们获得的拍片机会还要来自国营电影制片厂,因为国营制片厂也要考虑女性政策,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反而留了一些拍片空间给女性导演。
在思想解禁的社会氛围中,在计划经济的保护下,奇怪的合力反而提供给女性作者那个时代的广阔空间,她们开始拿起导筒,站在摄影机背后。于是我们看到了黄蜀芹的《人鬼情》,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和《红粉》,彭小莲的《我和我的同学们》,胡玫的《女儿楼》和《远离战胜年代》,刘苗苗的《杂嘴子》……这个时期女性导演的作品,产生于体制,但也沐浴着自由。
胡玫导演的处女作《女儿楼》以放军女兵为主要人物,批判的却是体制对个人的束缚解,这和大胡子导演陈凯歌的《大阅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李少红的《红粉》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自此中国女性导演开始频繁进入国际视野。她们中,从意大利学成归国,曾担任过贝尔托鲁奇《末代皇帝》助理的宁瀛,她的创作可以看成标志着女性导演所面对的制片环境的一个转折。在她回国之初,计划经济还占主导,她的电影生涯也是从体制中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是一部商业电影《有人偏偏爱上我》,讲一艘游艇上的爱情故事。虽然是国营制片厂体制下的商业电影,但其中女演员马晓晴的一段跳舞长镜头还是露出了作者的痕迹。
之后,内地开始建立市场经济,电影工业也在这股潮流的席卷之中。女性导演失去体制庇护,她们开始要面对陌生的市场,并继续同熟悉的审查战斗。宁瀛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开始与民营公司合作,这家公司是深圳万科影业,背靠大的房地产公司,拍出的却是作者电影。她脍炙人口的电影《找乐》、《民警故事》,都是这种模式。宁瀛的出现好像在狂乱而毫无法则的市场经济暴风雨中,亮出了一道彩虹。离开体制,和民营资本结合,竟然让艺术更纯粹,这其中是甚么样的智慧?这种智慧与女性有关吗?这是我的问题,于是,我想去采访这些女性导演,了解她们幕后的故事。
从宁瀛到唐晓白,从徐静蕾到李玉……我采访的这些导演,她们的工作,有的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的起步于二十一世纪。每一年似乎都有更多的女性导演开始出现,她们拍片的类型,从文艺片绵延到类型电影,从作者电影到商业大片,有的调度上千万资本,讲述古代故事,有的超低预算,像手工作业一样完成影片,无论何种类型,她们干得都得心应手。这让我想起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体育,每届奥运会金牌的总数都依赖娘子军的发挥。电影也一样,女性导演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的存在同样让我们震撼。
我 200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作为女性,一直都非常关心女性导演的工作。我猜这样因性别而产生的关注,会受到一些女权主义者的批评,因为这种关注本身好像已经承认了女性天生的弱点,但我想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应该承认男女身体的区别。我知道,在每一部中国电影的利润背后,都有体力和青春的成本。在电视界,也有一句笑谈,说电视台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但在电影摄制组,又何尝不是这样?是怎样的信念让这些女性导演在超负荷的工作中,仍然对电影报以热情?
我想了解,于是我去访问了,就有了《她们说--中国女导演访谈录》这本书,也有了香港制作人崔宝珠、香港女导演许鞍华、张婉婷、黄真真等济济一堂、分享她们多年经验的这场女性论坛。赵静/文
(责编: qb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