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鹿原》延期 谁的暴死?谁的生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3日16:29  精品购物指南微博
海报 海报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撰文/ 王子烨 巩晓莉 王晓晶 编辑/ 王子烨

  自1993年小说 《白鹿原》 问世,话题、质疑、盛赞一直伴随着这部中国史诗,关于左右、情欲、变革、寻根的讨论延绵不绝。在第五代导演叱咤风云的90年代,张艺谋、陈凯歌(微博)等旗手也曾想过将《白鹿原》搬上大银幕,却一直未果。20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很多判断、包括很多人都改变了,《白鹿原》这部讲述中国农民故事的史诗终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姗姗来迟。它来得太晚不合时宜?它结构庞大挑战观影心理?它充斥情欲镜头挑战道德底线?它在条形码时代试图讲述失落的土地的故事?像小说一样,这部由王全安执导的两个半小时巨作,也伴随着话题和争议终于在9月13日全国公映。

  情色先行还是冗长史诗?

  关于《白鹿原》的7大质疑

  质疑1 版本

  最终上映的版本是156分钟。导演去年还说分上下集公映,为什么没有实现?

  导演回应:220分钟的版本是我从导演角度上的追求。可一旦公映导演不光是站在影片上考虑,也要考虑发行的问题。两个半小时还能排片,3个小时是无法排片的,普通人花两倍的时间在一个电影上会有困难。如果分上下集,我们又不同意像《赤壁》一样分开放。220分钟的导演版我希望以后可以出DVD,用其他方式让另一些人可以看到。现在拍电影这个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事是帮助这个电影尽可能好地推到普通观众面前。进电影院看156分钟的版本未必是坏事,有一种统计说普通人在电影院里能集中注意力3个小时。公映的版本更容易看下去,更流畅,节奏更快。

  质疑2 删减

  从220分钟到156分钟,是否删减过度导致观众看不懂?

  导演回应:不会,156分钟的版本主要是节奏变快,还有删了20分钟结尾的戏。220分钟的版本一直拍到1949年之后,白孝文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起义参加共产党,跟着打日本人。解放后他当了滋水县长,最终回到白鹿原,不顾白嘉轩求情奉命处决当土匪的黑娃。而公映版本就截止到日本人的炮弹打进白鹿原。公映的版本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比如220分钟版本里有一场戏白孝文骑马在河边走45秒,对普通的观众来说就有问题,因为它没有情节发生,只有一种意境。

  质疑3 回归

  从题材到镜头语言,《白鹿原》很像“第五代”作品,这是一种回归还是一种“过时” ?

  导演回应:很多人对第五代最深的印象就是壮烈而精美的画面。如果这么说,《白鹿原》做到了。所谓看门道的看门道,看热闹的看热闹,最终还是“你要表达什么”。在我看来第五代导演的内心世界跟电影的联系不那么紧密。因为受教育和环境的限制,他们的自我很弱,可能什么东西在当下有利他们就去做什么。但从第六代导演有一个显著的差异——完整的机制被打碎了,你不可能拉成一个帮,所谓的第六代就是各自为阵。这是对的,毕竟创作是个体工作。哪怕是拍同样一个题材,我和第五代导演拍出来的也完全不一样。比如《秋菊打官司》和《图雅的婚事》就截然不同,对于一个女性的描述来说,图雅是一个独立的状态,秋菊我没感觉她独立。

  质疑4 角度

  《白鹿原》原著的主人公是白嘉轩,但电影里田小娥戏份极重,甚至有人戏称拍成了《小娥传》?

  导演回应:电影有它的特性。一个电影承载不了那么多东西,《白鹿原》人物众多,在电影的容量里如果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根本讲不透。白嘉轩身上道义、礼教的东西在电影里可以拍,但并不是最合适的。电影需要声色,需要情感,要讲述故事。我们把“礼教”拿出来反复讲就很难成立。电影里面贯穿了白嘉轩讲道,但是它必须得跟别的东西交织搭配。田小娥这条线给我们印象深,因为这条线讲的是人的情感,这种东西是适合电影讲的。田小娥在错误的时间到了错误的地点,这是一种悲剧。她的质量跟白鹿村的质量不能平衡,她一来就打破了这个平衡。她和白鹿原对抗的东西其实就是人欲的冲突,这很自然就能形成一种力量。

  质疑5 冗长

  两个半小时讲述两个家族跨越几十年的故事,是否会面面俱到又哪个都没讲透?

  导演回应:《白鹿原》的小说这么长,从这里边取出来任何一点,只要它有趣,这种改编都是成功的。比如舞剧,编成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它必须那样,因为我们不能想象两个老汉在一块跳舞什么样。《白鹿原》不好改编,比如《活着》或者《霸王别姬》就更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它就是在讲一个人的故事,《霸王别姬》的故事还很绮丽。《白鹿原》是两条线并进的叙事,我也可以干脆就拍成《田小娥传》,可能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它更纯粹,可是如果这样做就太泄气了。小说的厚度、价值,它承载了这样一个很沉重的主题,是《霸王别姬》《活着》做不到的。如果真拍成田小娥和几个男人的故事,你也会觉得似曾相识,没有新意。

  质疑6 情色

  预告片中充满着大量田小娥和不同男人的情欲画面,把 《白鹿原》 归纳成“情色”是否有失偏颇?

  导演回应:我们剪了6集预告片,关于小娥是其中一集,但这集出来后大家就对别的东西毫无兴趣了,这个现象本身也很引起我思考。可能在生命里面,情欲恰恰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食色性也无可厚非,把食放在前头,色放在后头。现在能吃饱,食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情色、欲望这种东西的需求就变得特别重要,好像第一需要似的。你要谅解普通人对情欲有这么大兴趣,之前我们一直在压抑,还是由于一直不丰富造成的。

  质疑7 晦涩

  《白鹿原》在柏林电影节放映的时候很多西方的声音质疑“故事缺乏感情,太晦涩”,这和版本有关,还是和影片本身有关?

  导演回应:西方有这样的声音是自然的。《白鹿原》从不能拍到现在可以拍,已经是一个变化,对于看的人来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更复杂、更难懂的问题。但是我愿意在这个时候把这个困境摆出来,西方要了解东方,那你必须对它有更多知识,然后才能搞懂来龙去脉。如今世界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所以我一直说文化的时机到了,现在大家愿意停下来听你说一说你是什么样的。原来没这个条件,他们不会让你发言。在柏林,一些资深学者说他们知道这个电影对于看待中国近代历史是太丰厚的范本,因为他们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常识。但我们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如果想获得世界对中国更大的了解,不能操之过急,像美国电影就是借着巨大的娱乐和商业让它的文化容易延伸出去。

  《白鹿原》人物谱  电影VS原著

  黑娃

  土匪头子VS学为好人

  当上县长的白孝文把黑娃枪毙在白鹿原一片金黄的麦地里,一声枪响,黑娃倒地,这是220分钟版本电影中黑娃的最后一个镜头。镜头回放,这个根植于黄土地的人物从一出场就带有反叛精神,他逃离父辈的生活——世代为人长工,离开白鹿原独自闯荡;做麦客时,他将“荡妇”田小娥领回白鹿原,却不被接受,在众叛亲离间断然搬进山顶窑洞;农协失败后落草为寇,做起了土匪头子。

  但在小说《白鹿原》中,黑娃的命运完全不同,他的人生发生过质的转变,从最初宗法的反叛者转变为宗法的拥护者,从土匪胚子变成白嘉轩口中的“学为好人”,从一个盲目无知的农民蜕变为朱先生口中的“真正求学问修身的学士”。

  白嘉轩

  儒家领袖VS多计善谋

  如果说电影中并未出现的朱先生是白鹿原上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那么白嘉轩就是实践者,将“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教育且身体力行的农民,所以为传宗接代,他取了7个老婆;他不惜利用自己的天字号水田地与鹿子霖的人字号地对换,亦不失狡黠。但电影将白嘉轩的这一切旁枝末节全部删掉,只保留了他作为儒家文化领袖的一条主线,他一出场便是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对长工鹿三一家仁义礼遇,对鹿子霖宽容待之,对白孝文严厉管教,对田小娥则无情镇压并且毫无愧疚,他成长的环境注定了他是一个摒弃不掉封建思想的儒家文化执行者,并且为他的信念坚守。

  鹿子霖

  劣性齐备VS五毒俱全

  设计策令小娥引诱白孝文打垮白嘉轩;趁人之危买下已成“败家子”的白孝文的房屋;设风流计联合几位老者跪谏白嘉轩;还有他那比烟瘾还大的官瘾,让其在尽享牢狱生活后依旧欣然赴职……电影中的鹿子霖与原著小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如果说白嘉轩还算得上是半个修身养性的文人,那么鹿子霖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实际的农民。而对于原著中鹿子霖的风流成性以及“整个村庄的角角落落都有他以小恩小惠勾引到手的漂亮女人”和他保护的“干儿子”们,这些均在电影中被删除,仅保留了他诱骗小娥一则,而他怂恿小娥、孝文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扳倒高高在上的白嘉轩,嘴脸更明确。

  白孝文

  纯正VS复杂

  “白孝文其实是一个最纯正的人,像一块美玉一样一点污染也没有,他是可爱的,是善良的,只是在大环境下从极善的一面转变成了极恶的一面,他从骨子里是爱田小娥的,田小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谈到对角色的理解时,白孝文的饰演者成泰燊(微博)说道。但小说中的白孝文显然更为复杂,更有深度。面对情欲,他抛弃道德;面对饥饿,他割舍情欲;面对权力,他背弃道义。陈忠实笔下白孝文所要展示的是时代发展中人的畸变,而在小说末尾,陈忠实没有给贪色、贪权、狠毒的白孝文任何评价,他的结局是一片空白。在一些评论家看来,作者这一处理“不仅在发问历史,更发问人类本身的美丽与缺陷,矛盾和抗争”。

  田小娥

  绝望荡妇VS破茧成蝶

  在封建礼教和男权至上的夹缝中,这个女人被人们定义为“白鹿原最淫荡的女人”,她跟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都有一段让人脸红心跳的情欲纠缠。由张雨绮(微博)饰演的田小娥一出场,其妩媚与妖艳足以让银幕内外的看客们风中凌乱,很好地还原了原著中田小娥的形象。不同的是,对于田小娥最后结局的处理,电影的表现比小说来得更残忍,更凛冽,更荒诞,更令人绝望。原著中,田小娥被鹿三刺死后,“还魂喊冤”,先后附体到鹿三和白嘉轩老婆身上,她还在白鹿原上制造了一场瘟疫,让整个白鹿原都笼罩在死亡的白色恐怖中,最后被白嘉轩压在塔下,变成无数只白蛾飞向天空——能变蝴蝶的就不能是荡妇了吧?但在电影中,这种颇具迷信色彩的描写没有被表现,死后的田小娥不仅无处申冤,更没有变成蝴蝶,而和她一起压在塔底的还有白嘉轩的后代,白孝文的亲骨肉。

  鹿三

  烈性汉子VS善良农民

  作为《白鹿原》中一个正统农民形象,鹿三与他的主家白嘉轩一样,深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浸染,也正是在这种“正统”道德观的驱使下,他杀了被认为是“婊子”的儿媳小娥,但是在他善良、淳朴的农民本性下,又为自己的野蛮行为感到内疚和悔恨。所以原著中,小娥死后,鹿三被附了身,小娥借他的嘴讲出了自己的控诉,但同时这亦可以理解为鹿三内心的心理斗争,最终他在小娥阴魂不散的反复折磨下神情呆滞,记忆减退,终于在一次与白嘉轩喝酒倒下后再也没醒。而在电影中,鹿三的性格更为鲜明,在杀死小娥后,他与黑娃有了一场正面“冲突”,继而选择了上吊自杀。

  鹿兆鹏

  革命先驱VS表面单一

  通过《白鹿原》里对鹿兆鹏的描写,人们大概能够看到那个年代最鲜明的革命者形象——他向黑娃传播进步思想;给白鹿原的孩子义务普及知识;即使鹿子霖和田福贤一起被批斗,他也讲究大原则,“六亲不认”;当然,他还是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先驱,在结婚当日被父亲扇耳光。但是电影中鹿兆鹏这个角色也仅限于此,从而使人物显得有些表面和单一。当然,由于白灵这个人物在电影中并不存在,所以他的爱情、他的生活以及更深层次的人物特质并未被挖掘和体现。

  对话王全安

  20年后,很多东西不那么重要了

  命运:坚守的人断裂了,求变的人疯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白鹿原》的小说中,主要写的是两个家族的命运,线索性的人物是白鹿原的族长白嘉轩,书里形容他“腰杆很硬”,你怎么看待这个人物?

  王全安(以下简称王):白嘉轩是一个代表人物。小说讲的是一个缠绵几千年的体系,关于智慧,关于仁义礼智信,关于教化道义,传到神经末梢就是白嘉轩这一层。《白鹿原》讲的是一个族长遭遇了从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到解放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动,他感到了从内到外的挫折。这个挫折也是我们从内到外的挫折,是最普通的挫折,也是最高的挫折。小说抓住了这个环节,所以它这么长时间一直被人关注。

  记:《白鹿原》从1993年出版到现在引发了很多次讨论,这20年间也有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新时期重新解读《白鹿原》 ?

  王:20年中很多东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1993年《白鹿原》刚出版的时候我们还在探讨谁对谁错。但现在再拍电影,我想站在一个更大的角度去讨论,你能够冷静下来平等地面对这个事情,不管是鹿子霖的变还是白嘉轩的不变,都是可以宽容的。白嘉轩表面 上看是抗争的,但他骨子里有游离。鹿子霖外在是变化的,但他也有破灭。20年后我们再说这个,其实是说在遭遇重大变化以后所有人的境遇和反应,坚守的人最后断裂了,求变的人最后疯了。历史就是这样,当人们冷静下来后再看也就从容了。

  记:《白鹿原》刚出来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年轻人,当年的“对错之争”中站了哪个队?

  王: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和现在差不多。这个小说里面有大量关于常识的问题,因为道理一旦朴实了就会回到常识上去。我有一天和北大一个老师说起这个事,他说西北语言不是长的,都是短句,发音有点涩。我说就是这样,这种语言来自于土地本身,农民的语言就是少的,他的表达就是常识。而且土地和土地也不一样,陕西的价值在于在这块土地见识的兴衰比别的地方多,有中国13个朝代的起伏更迭。土地有时间上的优势,人是一瞬间的事,你不厚待土地的话,兴衰很快就会上演。这是《白鹿原》里最基础的东西。

  记:你是陕西人,关中文化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辐射全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它至今还保存的东西是什么?

  王:我觉得关中人还是比较从容的,他还不太受外在的冲击,对什么事情的反应都比较慢。它跟封闭有关,也跟这个地方的禀性有关,不管外边怎么变,我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最终还是回到手艺上。而所有传统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凌驾在环境之上、不能凌驾在历史之上。我们的文明不是历史的中坚,也不是地球上唯一的东西。

  片场:田小娥的命运是一个破碎的过程

  记:听说《白鹿原》拍摄之前,你让演员们进行了3个月的体验生活,这种付出在现在这个时代挺奢侈的,因为演员们的档期真的非常难调。这3个月你让演员们做了什么?

  王:主要是让他们学习方言,和农民一起劳动,做各种农活,然后就是打坐。我第一次见张雨绮的时候就和她说,这个戏要保证半年的拍摄期,她觉得太奇怪了,很少有导演张口就要半年的时间。但这是前提,你想做这个事就得这样。这个过程主要是让演员慢下来,你得回到那个时空里边去。人一简单,精气神和形态都不一样。这次集合也是空前的,演员心里知道《白鹿原》有可能在电影史上留下价值,也觉得《白鹿原》是给自己的一个机会。

  记:去年采访你的时候你说,田小娥是个“足以让天下男人乱性”的女人,你是先爱上演员张雨绮,还是在角色中爱上她的?

  王:那种事情是一瞬间就能决定的。就像我以前觉得婚姻这个事,里边有太多消极的东西,太可怕。但是那一瞬间你突然觉得可以冒这个险,不管出现什么结果,你都认,等你有一种“认栽”的感觉时,你就遇到了你的冤家,你命中注定的克星。我是看到张雨绮第一眼就认定她是田小娥,她本人对表演这个事情挺专注,内心里愿意面对这种比较严肃的东西。她在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摩登的长相,而田小娥说到底是个农村的小媳妇,但这跟现代生活和审美缺乏关联,所以要求田小娥的长相得同时传递出两种感觉—— 一个是历史中的那个人物,同时也能被现代观众接受。很多人简单粗暴地认为田小娥风骚,我不太同意,这么一个漂亮的女人就是容易遭受这种东西,大家对她都有想法,但你又不能跟她发生联系,只能通过谩骂来不断地说她。田小娥的命运就是一个破碎的过程,她本身越无辜越完美剔透,碎了以后的价值越大。

  记:电影中哪一场田小娥的戏最打动你?

  王:有一场戏是白孝文拿着柱子来到她家,进屋后告诉她实际上自己生理上不行。之前我心里没底,我不知道那时田小娥该是什么反应,她该怎么接纳这个事情?但一开机,演到那儿的时候张雨绮扑哧一下笑了,特别自然地就把这个事化解了,非常自然,又那么合情合理。

  记:那场戏特别好,我以为是你们之前讨论过的,其实不是?

  王:我们从来不讨论戏,我跟所有演员都不讨论戏,连生活都不聊。这是一个工作方法,我希望所有演员较以前的表演都有一种新的质感,让他们从以前的经验里出来。他们以前太强大了,接到一个角色马上开始建立关于这个角色的体系,然后胸有成竹。但是那种表演不够朴实,我让他们学习方言,方言就是表演,有了方言就有了节奏,有了性格。然后让他们学习农民的生活,变成一个农民。演员一开始会有点紧张,慢慢就会陷入到一种不解,甚至有点愤怒。

  记:谁跟你表达过愤怒?

  王:几个老演员都有,比如张丰毅,他很奇怪为什么不讨论剧本、不讨论戏。到了海拉尔,前一个多月没有他的戏我也不和他讨论,他就看着,心里怨我。这种时候不能过早沟通,我是在帮他找到一种不自信的状态,因为一个农民是不可能那么胸有成竹的。

  先睹先评

  《活着》不该是中国电影的绝路

  魏君子(微博)(影评人)

  问:看完220分钟版本的《白鹿原》,你说“第五代看了该暗叫‘惭愧’,《活着》不应是‘绝路’”,你比较赞赏《白鹿原》 ?

  答:因为第五代导演当年都是拍《红高粱》《黄土地》《活着》的,但后来他们集体转向了中国所谓的大片,关于民族史诗的东西一直没有人能够接上来。其实与扎根于民族和历史、有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第五代完全不同,第六代是一个底层的状态电影,他们并没有承载第五代的这些东西。我对王全安一直有好感,《图雅的婚事》就非常“秋菊打官司”,它已经有第五代电影的特质,所以现在王全安拍《白鹿原》,我认为他是当下内地这些导演,无论第五代还是第六代,做得最从容的一个。我都难以想象如果让张艺谋去拍,会是什么样子,当然,我说的是现在的张艺谋,不是当年的他。所以如果你这样去想的话,这部电影达到了我的预期。

  问:你认为电影改编的优缺点在哪儿?

  答:因为我看的是一个未送审的220分钟版本,所以觉得后半段甚至比原著还好,即使它将朱先生这样一个预言式的智者和白灵作为一个革命者的表现都删掉了,但是却对白孝文和黑娃两个角色进行了成功改造,因为老实说黑娃和白孝文在原著中都是作为革命者出现的,有一点点重复,作为一个电影,必须做调整和改编,所以电影最后让黑娃对阵白孝文,两个人的变化都非常有力度。在现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电影环境中,还有《白鹿原》这样的作品出现,很难得。但据我所知,最后公映版本白孝文的戏份被削弱了,演员也进行了补拍。

  问:不少人认为《白鹿原》的改编过于保守,像一部长篇古装电视连续剧?

  答:原著本身的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达40年,从这种层面上讲,确实有上述问题存在。删了一个朱先生或者白灵,大家都觉得删得不好或者不该删,所以任何人来拍《白鹿原》都会是个难题。

  问:你觉得电影像“田小娥传”吗?

  答:任何一个这样的小说改编都要找到一个灵魂、一个“核”和主题,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切入整个白鹿原家族的历史,扩大到整个中国的历史,我觉得也不失为一个角度和策略,至于公映后给人怎样的感觉,当然还是各花入各眼。以《白鹿原》的厚度来讲,从白孝文的角度拍一个“白孝文传”就是《活着》,以黑娃的角度拍又不一样,若以白嘉轩的角度就是《百年孤独》,从每个人的角度都可以作为“传”,但导演选择了“田小娥传”,那就是他的创作角度和视角问题了。

  问:你理想中的改编是怎样的?

  答:第一抛开王全安的版本,第二抛开电影局的审查尺度,我想看一部黑娃和白孝文的传奇,他们两人中间可以有一个女人田小娥,最后一个代表传统文化,一个代表激进文化,身份扭转,矛盾冲突更激烈,我想看两个男人间的战争,王全安这版里有所体现,但没有凸显。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 新闻中方再敦促日方撤销“购岛”决定
  • 体育英超-希尔斯堡惨案23年后真相大白
  • 娱乐日星香港拍戏被驱赶 商贩撵斥小日本(图)
  • 财经国内多家旅行社暂停赴日旅游业务
  • 科技苹果发布iPhone 5 官方图赏 图文实录
  • 博客为何说钓鱼岛不是日本的 明星无PS照片
  • 读书岛国梦:日本如何实施开疆扩土的野心
  • 教育香港中小学老师起薪2万 台湾最美校花
  • 育儿女教授课堂母乳(图) 为治抑郁产妇吸毒
  • 健康运动后咋补水 九成八角硫磺熏制?
  • 女性中国Style闪亮纽约 金秋皮带女表正当红
  • 尚品私人岛屿置业指南 最佳商务宴请餐厅
  • 星座测试啥样男人爱你 12星座强迫症
  • 收藏歌华苏富比合资成立拍卖公司 纽交所公告
  •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