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自9月15日上映以来,围绕原著改编是否成功、是否拍成了《田小娥传》等问题引发了诸多争议,原编剧芦苇也跳出来和导演王全安争起署名权。本文暂且撇下僵持许久的争议,切切实实沉到一部电影作品中,看看“第六代”导演王全安怎么拍摄一部“第五代”导演擅长的史诗巨制?
肯定 用艺术精神表现历史厚重感
关于《白鹿原》的各种争议和褒贬中,编剧芦苇的炮轰应该是最有分量、影响最大的,作为陈忠实给予充分信任的陕西老乡、作为一个为电影《白鹿原》贡献了7稿剧本的作者、作为参与该项目10年的编剧,芦苇明确地表示,自己不认可电影的精神取向,“我要做的是土地史诗与时代变迁,但王全安要拍情欲戏,把土地、史诗拍成腻腻歪歪的男女关系,这很对不起小说。”近日,连好莱坞名编剧都和芦苇站在一起指责王全安,称其有“剽窃”和“掉包”剧本的嫌疑。
且不管这场关于剧本的争论会延续到何时,电影已经上映两周,原著小说的销售也随之被催热,人们在遗憾故事残缺、删剪过度的喧嚣之后,仍然不得不感叹那金黄的麦浪、地道的秦腔、喷香的臊子面还是把大西北的模样立体地呈现在了眼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看之前担心影片可能很难呈现出原小说所有的历史厚重感,但看完片子以后,他说导演有自己对小说的解读方式,“《白鹿原》不完美,有点长有点闷结构松散,但厚重感出来了,是那段传统家族社会无奈解体的历史。粮食、儿子、伦理家规,原是那片土地的基石,也是白嘉轩旦夕执守的命根子。但他却遭遇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匪兵掠去了粮食,儿子违背了父命,家庭伦理也被膨胀的情欲撕扯得支离破碎。白嘉轩可以修补被砸的祖祠,但挽不回世道人心。”
小说《白鹿原》里的中国,容易让人想起一句古诗:“离离原上草”。无际的原、无边的草,繁茂而不紊乱,即使有那么一茬又一茬的野火,仍然能在灰烬之下重新发芽成长,离离如初。芦苇质疑王全安没有把《白鹿原》拍成土地史诗,但电影毕竟是视听艺术,对于一个靠影像语言说话的电影导演来说,王全安恰恰把土地和麦田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之前我们都是为拍戏造点景,拍《白鹿原》我希望是先把景立在那,才在里面弄点故事!”土地是白鹿原的精神内核,这点王全安是不可能不明白的。不然,这个从未驾驭过大片的导演不会有魄力将整个剧组拉到两三千公里外的内蒙古海拉尔;不会为了一个风吹麦浪的镜头耗时3天,只为等到五六级的自然风。学者葛颖认为,单单从电影制作的角度看,王全安扛得起“艺术”二字,“现在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大概是45天,但王全安用了10个月拍《白鹿原》,看天吃饭、等风等雪——在这样一个文化快餐时代,得下多大的决心,等就意味着牺牲,王全安是真的把这件事当艺术的事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