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莫对文学萧红精神摧残

2013年03月18日15:00  北京晚报

  电影《萧红》与现代文学史上的萧红一样,都是悲剧。现实中的萧红是:逃脱包办婚姻,到北京念书却因没有经济来源而穷困潦倒;跟未婚夫同居不久即遭遗弃;与萧军结合又因萧军的移情而离开;嫁给端木蕻良做妻子,却发现这也不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战时辗转到达香港,又在战火中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1岁。而电影《萧红》上映数日,不仅票房惨淡,在一些城市甚至连“一日游”的机会都没有;还因“太多的编造”,还违背事实宣传“才女点燃六个男人的激情”,致使该片连其他文艺片那样的口碑也没捞到,相反却引来一片质疑声。

  应该说,为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而拍摄的文艺影片《萧红》并不是应该一棒子打死的烂片,也有观众反映,《萧红》质量上乘,画面唯美,非常值得一看。电影从情感角度切入萧红短暂的一生,小宋佳[微博]的表演美艳铿锵充满个性,电影的画面质感也可圈可点,甚至在一些地方还获得媒体和观众的一致肯定。然而,质疑多于肯定,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笔者看来,电影《萧红》确有不可原谅的错误。比如,电影《萧红》过于戏说了,更有评论说萧红成了“被侮辱与被亵渎的萧红”,“失实”又“失范”的电影《萧红》“走不进娱乐大众”。

  也许有人会因电影《萧红》,而关注现代文学史上的萧红,重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知名导演顾长卫看片后就有如此想法。当然,导演霍建起也自言拍摄《萧红》的最初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她、记住她,她是个被低估的人。萧红确是一个被低估的人。但是,电影《萧红》并没有带领观众正确认识萧红,而是在以艺术的手段“消费”萧红从而误导观众。正如学者陈子善所言,萧红的一生并非全都浪费在与几位男性的纠缠不清上,如果萧红忙着谈情说爱,她写不出那么多的好作品。在笔者看来,虽然评论很多,但有一点被大家遗忘了,那就是:电影《萧红》是对文学萧红的精神摧残。这一点必须引起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知道作家萧红的人很少,萧红之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独特的地位,那是因为她在短暂的31年生命中,写出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小说。鲁迅对《生死场》大加赞赏并为之作序。茅盾先生在为《呼兰河传》作的序中形容这部小说“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学者章海宁更是认为,萧红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论超越了当时文学狭隘的一面,她的作品中人性的角度、人道的情怀在当时称得上前卫,在今天看来也不失其光华。这就是文学界为什么念念不忘萧红的原因。

  然而,电影《萧红》不像我们印象中的文学萧红,而是几乎与文学无关的乱世中的女子,“可怜而不可敬”。而“事实上萧红不是用来让人同情的,而是应该让人尊敬的。”但电影中的萧红能让人尊敬吗?有网友这样评价电影《萧红》:“萧红的孤独、坚忍、任性、痛苦、精神苦难、人性关怀、社会反抗丝毫未见,这个电影看到的是情欲、抛弃,破碎的故事,恶心的腔调,虚构的编造,简直是亵渎。”而另一个网友说,电影《萧红》所讲述的故事,就是“被男人遗弃的才女的一生”。这样的电影除了对文学萧红的精神摧残,还有什么?文学萧红的悲剧是社会使然,而电影《萧红》的悲剧则是人为所致吧。

  冀北仁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