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郭美美本来就不等于红会

2013年07月17日15:48  法制晚报

  社会观察   

  郭美美和红十字会之间能划等号吗?当然不能。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昨天去网站做客,她的话随后就大范围传播,有的媒体做了一个标题——《红会负重前行 把郭美美与红会划等号不公平》。

  为了不断章取义,我们有必要完整复述一下赵副会长的原话——郭美美事件伤害的不仅仅是红会,2011年的12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公布了这个事件的联合调查结果。但依然有些人热衷于把郭美美这样一个人变成一个LOGO,或和红会划等号,这不理性,也不公平。如果社会对一个事情缺乏理性和公平的评价,怎么去引导社会进步呢?

  赵副会长说的是“有些人”,可能只是一小撮人,稍微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把郭美美和红会划等号。

  郭美美事件后,舆论场有这样一种现象:只要红会遭遇负面新闻,很多人喜欢拿郭美美来说事。这可能就是赵副会长所说的“不理性”,我们理性地来分析一下这种“不理性”。

  从质疑红会的人来说,他们发声的权利必须尊重,他们有时可能不太理性,但他们的出发点毋庸置疑,肯定希望红会成为“最规范的社会组织”,希望每一分善款能够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希望红会更加透明公开,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红会既然是个“人道组织”,容人之量还是要有的。

  从被质疑的红会来说,对于那些“不理性”的声音,可以用摆事实讲道理来回应,特别是对于没有“证据”的批评,可以诉诸法律武器。

  但事物的发展,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

  这个时候,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郭美美事件,就是她打着红会的招牌炫富,牵扯出了红会内部“自家人”的问题,历时5个月的调查盖棺论定,郭美美与红会没关系。本来这事都快消停了,偏偏又是“自家人”把这事挑起来了。2013年4月,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王永表示,要重新调查此事。公众的热情再次高涨,但最终的结果是没有结果,因为他们缺乏独立的调查权。

  红会也应该理性看待郭美美本人,她已经成为一个娱乐符号,成为被网友消遣调侃的对象,她的各种行为,难逃炒作嫌疑。

  赵副会长最后说:我们真的是需要和媒体很好合作,来让公众真正地认识我们是谁,我们做了什么。这一点给我特别大的启示,就是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公众。

  你们自己真的就是“目前最规范的社会组织之一”吗?最规范的标准是什么?你们既然是“之一”,那参照对象都有哪些?能否举出一两个其他的最规范的社会组织来?这些“真实的情况”,还有红会内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都需要告诉公众。至于红会总是被扯上郭美美,其实也表明公众仍然想知道“真实的情况”。 林涛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