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起风了》作为自己的隐退之作,这应该是宫崎骏权衡许久的事情。所以消息传来,既有些意外,又显得情理之中。
之所以会有这个判断,还是因为观看《起风了》一片时的错愕感觉。这不是典型的宫崎骏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典型的一部另类之作,其中透出的那份达到某种极致的虚空倾向,已经超出了宫崎骏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作为宫崎骏摆脱“动画电影是为儿童而作之物”这一枷锁后的最新力作,《起风了》描绘的其实是一个72岁老人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乍看之下颇为新颖,烂熟于心的画技也使其显得倍加夺人眼球,但掩藏在故事深处的,却是一份本质上的虚空感。这份虚空感看似来源于大时代背景,以及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实则却处处影射出作者本人对于现实的愤懑乃至于绝望。虽然制片方有意识地声称影片的角色灵感来自于零式战机之父的青年时代,但是在主人公二郎的身上,你还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宫崎骏的影子。影片最终荡涤了一切残酷和丑陋,只留下美好事物的结局,也因为略显刻意做作而没能一如既往地赢得满堂彩。事实上,这真的不是一部能够让人不假思索就爱上的电影,而不似此前大师领衔的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那些经典之作。
已入古稀之年的宫崎骏,并未向80岁时的黑泽明一样,拍摄出一部类似于《梦》一样大彻大悟的电影,而是继续选择把创作的内容放在当下和自己置身的这个国家中。这样的固执坚守,还有片中被反复提及的那一句“竭尽全力活下去”,看上去励志味十足,实质却越发显现出某种极度的固执。这在宫崎骏以往的创作中并不鲜见。无论是末世论中融入希望的《风之谷》,还是泡沫经济崩溃后依旧咬紧牙关的《红猪》,以及企图重新拷问日本民族之根的《幽灵公主》、因掉落漩涡而唤醒生存力量的《千与千寻》、经历大海啸而重获新生的《悬崖上的金鱼姬》……这些经典作品的不断问世,固然让身为创作者的宫崎骏成为一个与时代抗争且不输半步的强者,却在同时也给他带来盛名之下的负重感。随着这种感受的日益加剧,这位古稀老人终于走到了筋疲力尽的边缘。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在《起风了》当中丢给世人一句“如果连当下都不努力活的话……”然后自己却选择断然退休了。很显然,他已不想再做什么引路人,也彻底厌倦了陪伴者的角色。
(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