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鸡瘦成鸡肋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2013年09月28日10:41  北国网-半岛晨报 微博

  金鸡奖变“鸡肋”其实早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但鸡肋至少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而今年在武汉举办的金鸡奖,称之为“鸡肋”似乎都有抬举之嫌。

  金鸡奖是在1981年设立的,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以金鸡啼晓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而创办于1962年的百花奖,恢复于1980年。这曾经代表中国电影最高规格的两大奖项,是中国电影界受惠于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是几代电影人和观众共同培育出来的,但被称为“专家奖”的金鸡奖办至今天,是该停下来反省的时候了。

  记者曾经参加过许多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新世纪之初,金鸡奖和百花奖并不是今天的样子。后来随着“双黄蛋”泛滥,金鸡奖的评奖机制常年被人质疑不公开、不透明,而前来参加国产电影新片展的国产电影也每况愈下,九成片子制作粗糙鱼目混杂,渐渐使得许多本土大制作电影甚至觉得参与金鸡百花是“自贬身价”,而纷纷转投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果真如影协所说“金鸡百花电影节除了评价电影,还负有引导产业发展之责”,那到今天简直成了笑话,当每届金鸡奖的得奖者都是闻所未闻根本没进过院线的片子,而《让子弹飞》、《泰囧》等一部又一部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则压根不参与评奖时,不知主办方中国影协是还未意识到问题所在,抑或是要继续掩耳盗铃?

  惊人的是,每一届电影节的闭幕式却经常出售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令人咋舌的天价门票,某届电影节承办方对此回应:这些票是提供给赞助厂商的,因为赞助商要求组委会提供一定面额的赠票。由于频繁更换承办城市,“高价”的电影节似乎更像是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扩大城市知名度的“幌子”。一个历史如此悠久的电影节,电影味越来越淡,“面子工程”的味道越来越浓,业界和观众却越来越疏离。

  在本届电影节期间,记者注意到,只有机场高速公路附近有些宣传的路牌,也都是为了给外地游客看的,而本地人都不知道武汉正在办一个“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盛会”。可笑的是,每场参展电影都只有五六个观众,有时甚至不得不到隔壁影厅去“借”观众撑场。而明星奇缺到何种程度?一个张静初竟然引发媒体为抢机位大打出手。

  中国电影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虽然不能跟国际上相提并论,但于自身而言,还是在迅猛发展中。电影节若不与时俱进,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在变,金鸡奖显然没有跟上脚步,其实香港金像、台湾金马都是近在咫尺的榜样。近年来百花奖引入了大众评委的机制,算是一个进步,但金鸡奖只有退步。要知道中国电影奖项名目虽多,受人认可的权威奖项却是极少,想要复苏,就请改变,否则,鸡肋的下场也只有“弃之不觉可惜”了。 穆晨曦

  金鸡百花奖见证中国电影发展“三部曲”

  辉煌

  百花奖自1962年创办,当时全年出产故事片也就三四十部。那时一部片子需要拍一年,都是从体验生活开始,因此很多经典的影片都出自那个年代。

  1965年临近文革,第三届百花奖流产,紧接着是文革期间,当中停了16年。

  1980年恢复以后,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杂志 《大众电影》夹带百花奖选票,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再经过10年的文化凋敝,观众观影的热情非常高,凡哪一期有选票的《大众电影》都买,最高纪录卖出过940万册。

  低迷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电视的普及,网络迅速扩张全覆盖,紧接着电视剧的兴起,以及随着中国人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都带走了电影观众。中国电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滑坡。

  上世纪90年代初,代表“观众”意见的百花奖和代表“专家”意见的金鸡奖合二为一,简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这个时期,中国观影人数减少,投票人数不够,就组织大型团体,如军队、学生观看,因此评出的奖项受争议,这也催生中国电影的改革。

  复兴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出现转机,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电影真正面临“狼来了”,当时国家出台系列政策,促进电影进入产业化轨道。 2002年,国家颁布《电影管理条例》,行业外的资金、人才迅速流入电影业,到2011年,中国有制片单位近2000家,电影市场呈现多元化,开始复兴。

  “金鸡百花奖是依附于电影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在下一个1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应从量到质的提升。”中国电影协会副主席康健民如是说。

(责编: Louisa)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