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美剧中赤裸裸的人性博弈,再回过头看中国电视剧中的婆婆妈妈,总是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但实际上,简单地并置和对比对两者都不公平。作为一种最为大众、完全免费的娱乐产品,电视剧的内容永远承载着当下的国民心态和价值观,而其质量,则取决于市场和产业的发展水平。
《纸牌屋》的男主角凯文·史派西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90年,在美国电影协会授予大卫·里恩(《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等影片的导演)终身成就奖的颁奖礼上,里恩在他的整个获奖感言中恳请制片厂的大佬们支持新生代的电影导演。“他说如果大制片厂给这些‘开拓者’撑腰,让他们成长,那么电影业必定蒸蒸日上;但如果不这样做,那么电影将会彻底输给电视。电视业会变成主导,他在1990年就这样预言。”史派西说,“那间房子里面坐满了好莱坞电影界的头脑人物,但没有一个人把这番话听进去了。8年以后《黑道家族》在HBO开播了,彻底改变了美国电视的局面。”
事实上,美剧一直是强势的,因为它的制作背靠着好莱坞这棵大树。和很多国家由政府控制部分乃至全部的电视台不同,美国电视台一直采用私人拥有、靠广告营收的模式。而我们所看到的美剧,基本上由美国的六大制作公司制作,这六家公司也投资电影,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好莱坞。这六家公司是华纳兄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索尼哥伦比亚、迪士尼和环球。这六大制作公司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美剧制作厂,编剧、明星和摄影棚都是流水线上的很小一部分。另外一方面,美剧的制作成本高昂,200万到1000万美元一集的制作费用提高了行业的门槛,使得大量优质资源向电视剧汇集。
在中国,情况则完全相反。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影视公司,其中,国有的不超过5%,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据统计,2012年电视剧播出版权交易额为80亿元,平均每集售价45万元;电视剧网络版权交易额为30亿元,平均每集售价30万元;而电视台和网络这两块的收入几乎就是电视剧制作方仅有的收入方式。也就是说,全国一年电视剧的整体销售额在100亿元多一点,这样一个不大的蛋糕,要由4000多家公司来分,竞争的激烈不言而喻。所以目前电视剧市场上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企业完全没有。另一方面,成本偏低也让这个产业门槛颇低,形成了所谓的“小舢板”作业形式。
“中国电视剧产业应该学习人家那一整套逻辑严密、效率奇高的生产机制。”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常江说。相对于美剧完全市场化、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常江认为中国的电视剧产业“目前基本上没有考虑到电视传播的独特性,而是遵循着传统的制造业的产业逻辑。中国电视产业缺的,是对媒介形态和传播规律的尊重”。
“内容为王”
东方早报:有一种评论将如今的美剧现状称为美剧的黄金时代,并认为如今美剧质量的高企和对观众群的细分以及有线台的崛起关系密切。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在你看来,美剧的崛起原因何在?
常江:我们似乎很难在“电视剧质量高”和“观众细分”、“有线台崛起”之间建立必然的逻辑关联。美国有线电视是在1970年代中期崛起的,这要得益于国内通讯卫星技术的成熟。在内容生产策略上,有线电视台的确更侧重于内容的专门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受众细分。但我们也要看到,影响力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电视剧产品,大多数还是五大电视网播出的。而且,“美剧的崛起”这个提法本身也不很准确。美国从始至终一直是全世界电视剧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何谈“崛起”呢?美国电视剧的成功,是一整套成熟、精细的生产机制的结果。例如,美国电视剧行业从一开始就仿照好莱坞发展类型片概念,同时十分重视受众调查,无论日间肥皂剧,还是黄金段喜剧,都是将类型片元素和电视传播的特征有机结合的产物。电视剧生产领域是毋庸置疑的“内容为王”,渠道并不是最重要的。
东方早报:在谈及中国电视剧对于美剧的借鉴时,你曾说过“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受众差别摆在那,翻拍美剧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复杂的文化转化”,怎么理解?
常江: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通过互联网看美剧的人和通过电视机看国产电视剧的人,其实完全是两拨人。前者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观众,他们对剧集内容的消费更加纯粹,并不捆绑于传统的电视传播体系上;而后者的观看行为则更为传统。中国的美剧观众大多比较年轻,是互联网的熟练使用者,在精神气质上更加世界主义,他们观看美剧并不单纯是获得娱乐,而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文化反叛的意愿。《越狱》这部剧在美国收视惨淡,播了4季就被取消,却在中国受到大力推崇。可见就算在观看同一个剧,中国观众和美国观众从中得到的信息和能够从中阐发出的“意涵”,都有很大的不同。所谓的翻拍美剧,其实是希望给那些“传统”的电视观众看,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文化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具体举出差别在哪,这就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了。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在美国文化中,“性”是一个可以公开谈论的话题,在中国则不行;而“性”又恰好是构成美式幽默的最重要素材之一,将这些东西剥离掉,还翻拍个什么劲呢?通过简单“翻拍”把美剧“改造”成国剧,这是很奇怪的逻辑。中国电视剧产业应该学习人家那一整套逻辑严密、效率奇高的生产机制,简单“翻拍”是一种懒惰。
向美剧学什么
东方早报:常被国内创作人员拿出来说事的是美剧的巨大投资,据你所知,美剧这样单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成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收回的?现在中国电视剧产业并购蜂起,听上去似乎也不缺钱,在产业的资本运作层面,我们到底缺的是什么?
常江:美国电视剧产业除了生产机制成熟稳健外,其发行(盈利)模式也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和中国很不同的一点,美剧是边拍边播的,制片公司/部门会首先拍摄1-2集“试播集”(pilot),给电视网的决策者观看并由其决定是否预订,若未获通过,当然就不必再拍了;若获得通过并签了合约,则正式开拍,且不会一次性拍完,拍摄进程只比播映进程快一些,这样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成本浪费。其次,美剧的发行已有成熟的扩窗模式,除广告收益外,还会后续进行二轮播出,并出售海外版权。此外,衍生品销售和互联网发行,也均比较成熟,这有助于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最后,美剧十分重视科学的效果评估,若一部剧的收视率和观众反响出了问题,导致在成本核算上可能出现亏损,则电视网会立刻做出取消该剧的决定。“长寿”的美剧可以连播十几年,“短命”的可能播出一季就被砍掉了,这样一来,自然也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中国的电视剧产业,目前基本上没有考虑到电视传播的独特性,而是遵循着传统的制造业的产业逻辑,这怎么可以?中国一年拍2万集电视剧,真正实现播出的有多少?中国电视产业缺的,是对媒介形态和传播规律的尊重。当然这一态势目前正在改变。
东方早报:中国电视剧和美剧在技术层面的差距似乎也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这一点如何克服?
常江:总体上,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中国的电视产业和美国的电视产业结构不同,规模不同,成熟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两国拍出同等质量的作品,是不现实的。一个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在美国那个体制下可能是赚钱的,若拿到中国的体制下则可能是赔钱的。我只能说,国产剧的制作者在专业性程度和技术水准上,并不比美国同行差很多,导致国产电视剧“技术不行”的,其实更多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投资规模、市场规模、产业逻辑,等等)。
东方早报:如果真的要借鉴,你觉得国产剧能从美剧中借鉴哪些部分?
常江:第一,尊重电视媒体独特的传播规律,探索中国式的季播制。很多人说中国观众不习惯季播,故此举行不通,这是一种逃避主义的观点。在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中国人没有早晨7点看电视的习惯,但《东方时空》不还是成功地培养了中国观众在早上7点打开电视机的习惯?第二,建立更加全面、立体的发行体系和盈利模式,降低对传统广告的依赖。第三,在内容上,还是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特色。简而言之,要向美剧学习的是生产机制和产业模式,而不能照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