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重要的是过除夕 而不是等某个春晚节目

2015年02月03日13:43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诸多迹象表明,2015年央视春晚或将有别以往。去年9月一度传来“停办疑云”,这在33年春晚史上实属罕见。有猜测是因在“节俭令”之下,一台超大型晚会“有些碍眼”。上下猜疑之时,央视声明:不仅不会停办,还要越办越好。

  此后又传出李思思怀孕数月、董卿出国留学,“女主持人告急”。央视上个月底突然公布了首个春晚吉祥物“阳阳”,说它将以特邀主持身份亮相春晚。由此看来,即使大牌主持缺席也无伤大雅;应科技进步而生的虚拟主持人,可能比高亢煽情的主持人更加贴近年青一代。

  语言类节目的增或删,仍是焦点话题。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乃至传达“国家声音”方面,语言类节目肩负重任;另一方面,相声小品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类型,2014年语言类节目从前一年的9个减至4个,招来不少抱怨。今年语言类节目终审中,已有10个以上最终入围,网友仍嫌不够,足见期盼呼声之强烈。

  不过,风云变幻,赵本山从去年底开始处于舆论声浪之巅,连地方台春晚都不去了,今年将继续缺席;陈佩斯与央视春晚决裂16年后,以自导自演的新剧《好大一个家》杀回央视,不少观众期待他能重返春晚。一进一退,意味深长。另一关注焦点则是:全国上下反腐运动如火如荼,反腐题材相声也会亮相——— 在春晚舞台上消失了多年、以针砭时弊见长的讽刺类语言节目,有望重获新生,甚至还引来猜想:生命力渐衰的相声,会不会因此枯木逢春?

  更多改变将一一揭盅。不过,拉开时空来看,央视春晚之内核与基调,可说是亘久不变。主持过多届春晚的周涛在其硕士论文中这样界定春晚:“有鲜明的民俗特征,也无可避免地烙上了意识形态特色”、“它承载着坚持宣传导向、凝聚人心、传承民俗、烘托节日欢快气氛等诸多重任”。从这一意义上说,春晚其实并不存在“转型升级”、“创新变革”之需求,只须顺应时势做出些许修订即可。至于说,邀请鹿晗吴亦凡陈伟霆等小鲜肉上春晚,说明它历来懂得怎样去吸引新一代观众来参与这场新民俗盛宴并使之沿袭。

  烈火烹油也好,杨柳清风也好,最终春晚还是会在《难忘今宵》中送走除夕,踏入新年。这一景象道出了央视春晚之于国人的意义,恰如某年春晚总导演金越在其导演阐述中写的:“如果我们不那么自恋,就可以看到观众过除夕是在集体跨越一道时间的门槛,而不是为了等待我们晚会中的某个节目。”

  □ 南都特约娱评员 小新

文章关键词: 春晚央视节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