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第88届奥斯卡奖,在一群呼声极高的话题影片中,有两部电影却未曾被人相提并论过:一部是由刚到古稀之年的澳洲导演乔治·米勒与比自己还大了四岁的摄影师约翰·希勒合作拍摄的影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另一部则是与米勒年龄相仿的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间谍之桥》。
虽然这两位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同龄人”,虽然他们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也有着相似的审美旨趣,但到了数十年后的今天,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已经深深地打上了自己年龄的烙印,一本正经地说教和反思意味,弥漫在电影的各个角落,你也很难会相信,斯导能在有生之年拍出他壮年时期的那些传世名作;乔治·米勒,远没有斯皮尔伯格那么高的知名度和创作频率,但看他的电影,你丝毫不会觉得时间对他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片名就透露了一切,这名爷爷辈的老古董依然散发着远超当代年轻人的荷尔蒙因子。
顺便说,《疯狂的麦克斯4》在本届奥斯卡拿下最佳电影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等6个技术类奖项,也可谓“大赢家”。
疯
这部电影首先很“疯”。尽管这已经是《疯狂麦克斯》系列的第四部,但米勒显然没有把续集当成摇钱树似的周边片来兜售,除了与原作保持了一个相似的世界观和主角以外,影片在其他所有层面都是百分百的原创思维(其实米勒参与拍摄的所有电影续集,都是走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续集思路)。
与那些抱着几个IP却不敢对人物做丝毫改动的好莱坞大片厂不同,麦克斯这个人物在米勒的影片里几乎无法定型:起先他是一个痛失战友的执法人员,随后他又成了末日世界里的孤胆奇侠,除此以外你对他一无所知,这个没有过去的男人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行为动机,似乎就是孤独的生存。
乔治·米勒并不会步人后尘,把“增添迷人的过去”作为丰满人物的手段,而是为观众呈现一份绝对疯狂的视听盛宴,让人物的“没有故事”本身,变成“故事”。
狂
其次,这部影片也很“狂”。在任何层面上,它都没有呈现出一丝衰颓的节奏。影片的总镜头数,可能是一般好莱坞大片的两到三倍。
在许多呈现角色精神状态的闪回镜头里,到处可见毫无心理逻辑可言的跳接处理,密集的剪辑频率配上这种无厘头的画面交替,仿佛导演存心就是要把所有在场的观众逼到那种濒临歇斯底里的精神绝境,好似这样才能储存足够多的亢奋,来与故事里的人物们一起走完这段永不停歇的亡命之旅。
如果非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部影片的话,那它就是一辆马力强劲的越野车,安静的时候让你屏气凝神,运动的时候就是脱缰野马,而观众的神经就好似一根不断收张的弦,被导演在手中随意把弄。
暴
另外,这部电影也很“暴”。不单单有感官刺激的暴力元素,而且美术设计上都呈现出了非常原始和野蛮的残废时代的色彩。
与那些绿草如茵、白色科技的乌托邦科幻片不同,《疯狂的麦克斯4》这样的“残废科幻片”里是以极度荒芜的废土和破铜烂铁的工业垃圾为基调的。
于是乎,演员们的服装也都变成了单纯的缝制拼接,每个人身上都只穿一身单衣;化妆品的原料也都是从工业用料中取材,每个人都不停地往脸上和嘴里喷机油,拿烙铁文身打孔成了主要的时尚。
这些非主流元素的混搭,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系,而且在科幻电影类型中,为自己赢得了非常有尊严的一席之地。
跳
尽管“无序”是本片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乔治·米勒却运用了不少老到的拍摄经验,让这部电影不至于滑向晦涩的深渊:他与摄影师和剪辑师有过良好的片前沟通,镜头数量虽多,但所有的画面均统一成中心透视的方法拍摄,以便观众在快速的剪辑跳转过程中,依然能够迅速把握住视觉的中心信息点。
影里的追车和爆炸场面非常之多,加上拍摄环境又是天气多变的沙漠,但米勒坚持采用真人特技为主的表现形式,为了拍摄片中高潮大战戏,他甚至请来了太阳马戏团的成员担任高难度车上“荡秋千”环节的特技演员,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决定了影片的核心价值。
看完《疯狂的麦克斯4》后,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我们应当庆幸世界给了我们斯皮尔伯格,也给了我们乔治·米勒,从前者身上你看到了岁月的痕迹,从后者身上你看不到岁月的痕迹。
□谋杀电视机(影评人)